接着,徐道覆开始施展他的狡诈手段。他对外宣称这些木材将会被运往下游的城市出售,以此来掩人耳目。但没过多久,他又改口说道,由于人手不足,实在难以将这批木材运输到下游地区。于是乎,他索性就在当地的郡城里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抛售这些木材。其售价之低,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与正常价格相比足足降低了好几倍!
当地的居民们见此情形,一个个喜出望外,纷纷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家中的衣物等物品前去交换这些廉价的木材。他们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殊不知已经落入了徐道覆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
要知道,赣江的江水湍急无比,河道中更是怪石嶙峋,想要从这里顺利地驶出船只绝非易事。所以,那些收购而来的大量木材只能暂时堆积存放在本地。如此这般反复操作了多次之后,老百姓家里储存的船板越来越多,但他们对此却毫无察觉,更没有产生丝毫的疑心。
终于,时机成熟,徐道覆毅然决然地举起大旗发动兵变。此时,他手中早已握有之前贩卖木材时所开具的一张张收据。凭借这些收据,他挨家挨户地强行索要先前卖出的木材,并且严令禁止任何人隐瞒藏匿。同时,他还雇佣了众多工匠和劳力前来拼装战船。
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仅仅只用了短短十余天的时间,一艘艘崭新的战船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眼前。随后,徐道覆亲自统率着这支装备精良的队伍向南康、庐陵、豫章等诸多郡县发起猛烈攻击。面对突如其来的强敌,各地的守城官员惊慌失措,根本无力抵抗,只得纷纷丢弃城池落荒而逃。
江荆都督何无忌,乃是江左赫赫有名的战将,其威名远扬,令人敬畏。这一日,他率领战船从寻阳出发,一路向西挺进。
长史邓潜之见此情形,急忙上前劝谏道:“大人啊,此次行动关乎国家生死存亡,切不可掉以轻心。那卢、徐二贼,他们所拥有的兵舰数量众多且实力强盛,又占据着上游有利地势,实非易与之辈。现今我们应当暂且停驻于南塘一带,坚守城池以巩固自身防御。如此一来,想必他们绝不敢轻易舍弃我们而向东进军。趁此时机,我方得以积蓄力量、调养精锐部队,待到敌军疲惫衰老之时,再发起进攻,如此方可保万无一失啊!”然而,何无忌却并未听从这番金玉良言。
一旁的参军殷阐见状,亦赶忙开口劝说道:“大人,您要知道,刘循所统领的部众皆是来自三吴地区的旧日叛贼,历经无数次战火洗礼,可谓身经百战。而始兴贼更是以勇猛敏捷、善于战斗着称,这些敌人都绝非等闲之辈,万万不能小觑啊!依下官之见,将军您不如暂且留守豫章,并征调周边各城兵马前来会合。等兵力集结完毕后,再与敌军展开决战,这样也不算太迟。倘若只是一味地率领部下轻率冒进,一旦遭遇失利,到那时后悔可就来不及啦!”
可惜何无忌此人脾气急躁,宛如一个急性子的小鬼一般。他全然不顾众人劝阻,仅凭一时的勇气和锐气,毅然决然地率军直抵豫章的西部角落。就在这时,徐道复早已抢先一步占据了西岸的一座小山丘,并带领着数百名弓弩手严阵以待。只听得一声令下,密集如雨的箭矢纷纷朝着晋军飞射而来。晋军的前锋部队,多数遭受了箭矢的伤害,他们心中畏惧,不敢急速地行驶过去。这可把无忌给惹怒了,只见他毫不犹豫地换乘一艘小型战舰,勇往直前,径直朝着前方猛冲而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此时西边突然刮起一阵狂风暴雨,猛烈的西风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无情地将无忌乘坐的那艘小舰狠狠地吹回到了东岸。其余的船只也未能幸免,纷纷被汹涌澎湃的海浪冲击着,一会儿向东漂流,一会儿又向西飘荡,完全失去了控制。
就在这时,道复看准了这个绝佳的时机,趁着风势,迅速派出大型战舰出击,向无忌发起了猛攻。此刻,无忌的船队已经四散开来,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力量。面对如此强敌,无忌却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他紧紧握着手中的符节,亲自指挥督战。狂风怒吼着,无忌所在的战舰破损不堪,但他依然坚守阵地,毫不退缩。
最终,无忌因伤势过重,无力再战。尽管他拼尽全力握住符节,但还是倒在了战场上,壮烈牺牲。与此同时,豫州刺史刘毅迅速集结了两万水师大军,从姑孰出发,气势汹汹地杀向敌军。当他们抵达桑落洲时,正巧遇上卢循和徐道复率领联军前来迎战。
小主,
只见敌方的船头高高翘起,十分锐利坚固;相比之下,刘毅一方的战船则显得低矮脆弱。双方刚一接触,刘毅的战船就如同纸糊一般,瞬间破碎损坏。这种明显的实力差距让刘毅麾下的将士们惊恐万分,纷纷惊慌失措地躲避。卢循和徐道复见状,抓住机会,顺势发动猛烈攻击,横冲直撞。一时间,刘毅的战船接二连三地被撞毁击碎。无奈之下,刘毅只得匆忙丢弃战船,登上岸边,狼狈地徒步狂奔逃回营地。跟随着他一起逃回来的士兵仅有几百人而已,其余大部分人马都不幸落入敌手,成为了俘虏。
卢循亲自对所俘获的敌军士兵展开了审讯工作,通过一番盘问,他获知了一个重要情报——刘裕已然返还至建康。这一消息让卢循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警觉与戒备之意,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产生了退兵返回寻阳的想法,并打算攻占江陵,进而占据江、荆二州之地,以此来和东晋朝廷形成对峙之势。
然而就在此时,唯独徐道覆持有不同意见。徐道覆认为应当趁着当前己方军队士气正旺之际,迅速进军,一鼓作气地攻打敌人。于是乎,两人针对此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样你来我往持续了数天时间。最终由于徐道覆气势更为强盛,态度也异常坚决,卢循无奈之下只好听从了他的建议,随即下令全军将战船连接起来,浩浩荡荡地向东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