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从安徽亳州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机械工程专家卢秉恒

院士之路 钩藤草 2381 字 1天前

院士出生地

卢秉恒院士,1945年2月5日出生于安徽亳州。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淮河中游。

亳州西部、北部与河南省接壤,南部和东部依次与阜阳市、淮南市、蚌埠市、宿州市和淮北市毗邻。

亳州历史悠久,夏末商初,商王成汤于今亳州市谯城区北境建都,称“南亳”。

周初置焦国,春秋初期属陈国,后楚平王筑谯城,改焦为谯。

周敬王四十一年楚灭陈,谯、夷二邑改属楚。

秦王政二十四年,秦灭楚,在当地置谯县。宋永初元年置谯郡。

唐武德四年,改谯郡为亳州。

1912年,改亳州为亳县。

1986年设立亳州市(县级),2000年设立地级亳州市。

亳州名人辈出,在军事领域,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在政治、军事上有卓越成就。

在思想文化领域,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道家思想,他们的哲学理念影响深远。

在医学领域,华佗被称为“神医”,发明麻沸散,首创五禽戏,对中国医学发展贡献巨大。

出生地解码

安徽亳州对卢秉恒院士的成长和成为院士有着多方面的潜在影响。

亳州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名人辈出,如商汤、曹操、华佗、庄子等。

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和成就,在卢秉恒院士的成长过程中可能起到了激励作用。

这让他从小就受到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等精神的熏陶,为其日后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和突破埋下了种子。

亳州拥有丰富的道家、儒家等传统文化资源,如天静宫、文庙等。

道家文化中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儒家文化中积极入世、担当责任的观念。

这些都对卢秉恒院士的价值观和科研态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在面对科研难题时,既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又能心怀家国,将个人的科研事业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亳州自古以来就对教育和文化传承颇为重视,文庙等教育场所见证了当地重视教育的悠久历史。

这种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使得卢秉恒院士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培养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为他日后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和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亳州在过去可能不像一些大城市那样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但当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也为卢秉恒院士提供了基本的学习条件和知识启蒙。

这些早期的教育资源帮助他开启了知识之门,培养了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使他能够在后续的学习和科研道路上不断进步。

亳州地处中原地区,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坚韧、勤劳的性格特点。

这种地域性格可能在卢秉恒院士身上有所体现,使他在面对科研中的重重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最终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

亳州人的朴实、低调等品质也可能对卢秉恒院士产生了影响。

在科研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专注于科研本身,不为外界的名利所干扰,默默为我国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领域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院士求学之路

1962年,卢秉恒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本科,1967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79年,卢秉恒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毕业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后,留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

1982年,卢秉恒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博士,师从顾崇衔教授,1986年毕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