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破晓东方(2019年10月1日 清晨)

天,还带着沉沉的靛蓝色,仿佛巨大的天鹅绒幕布尚未完全拉开。东方天际,却已悄然晕染开一抹极淡、极柔的鱼肚白,像少女羞涩的脸颊,预示着即将喷薄而出的辉煌。清冽的空气,带着深秋特有的爽利,拂过这座古老的城市,也拂过每一个早起的心。

城市中心广场,这座承载了太多历史记忆的广阔空间,此刻正从沉睡中缓缓苏醒。巨大的空间里,人影还显得稀疏,但那份潜藏的、即将爆发的能量,已如同地脉深处的暖流,无声地涌动着,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脚下大地的脉搏正在加速。

李玄策站在观礼台上,一身笔挺却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式制服,没有耀眼的标识,只有一枚简朴的徽章胸针,在微曦中泛着沉稳的光。他来得极早,几乎是在工作人员刚打开通道时就到了。此刻,他双手轻轻搭在冰凉厚重的汉白玉栏杆上,目光沉静地投向眼前这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开阔的天地。

金色的晨曦,终于挣脱了最后一丝夜的束缚,如同熔化的黄金,泼洒下来。首先照亮的是广场北侧那巍峨的城楼轮廓,朱红的墙,琉璃的瓦,飞翘的檐角,在纯净的金光中勾勒出庄严剪影。城楼上的徽章,在朝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李玄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清冷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晨露和远处大道行道树的气息。他微微眯起眼,感受着那初升阳光落在脸上、手上的温暖。这份温暖,驱散了清晨的微寒,也似乎驱散了连日来殚精竭虑的疲惫。他的目光,从城楼移向广场。

那里,正上演着一场无声而壮丽的汇聚。

四面八方,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大海,身着各式服装、手持各式道具、洋溢着各式笑容的人们,正有序地、充满期待地汇入这巨大的“海洋”。彩色的方阵雏形在渐渐形成,红的旗帜、黄的向日葵、蓝的工装、绿的秧苗……像一块巨大无比的、充满生机的调色板正在晨曦中铺陈开来。广场中央,巨大的花篮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是喜悦,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喜悦;是期待,对即将到来的盛典的无限憧憬;是自豪,一种深植于血脉、因这土地这文化而生的磅礴底气。这情绪是无声的,却又是震耳欲聋的,它弥漫在每一缕风里,渗透进每一寸砖石,让李玄策的心也跟着轻轻震颤。他能感受到,这万众一心的脉动,正与脚下这片古老土地的脉动同频共振。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栏杆上冰凉的纹理。这触感,让他瞬间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多年前那个面临重大考验的夏天,他也是这样,站在抗洪抢险的堤坝旁,手扶着粗糙的沙袋,望着脚下滚滚洪流和身后疲惫却坚毅的人们。那时的坚守,是为了守护家园;而此刻,在这金碧辉煌的城楼下,在这万众汇聚的广场上,他感受到的,是另一种守护——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繁荣,守护这万众归心的信念,守护一个民族发展的宏大梦想。他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一个极淡、极深的弧度。

与此同时,在广场东侧一片相对安静的集结区域,“时代见证”方阵的成员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这是一群平均年龄超过七十岁的老人。他们穿着朴素、洗得发白的工装,有些上面还印着早年工作单位的模糊标识。岁月的刻刀在他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沟壑,风霜染白了他们的鬓角,但那一双双眼睛,却依旧明亮如炬,闪烁着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坚韧光芒。

“老张头,领子歪了!”一位身形瘦削但腰板挺直如松的老者,伸出布满厚茧和老茧、关节粗大的手,仔细地为旁边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同伴整理着衣领。那双手,皮肤粗糙,动作却异常轻柔而郑重。

“咳,老啦,眼神不济喽。”老张头嘿嘿笑着,扶了扶眼镜,也伸出手,帮对方正了正胸前那枚代表着往昔荣誉的、同样有些年头的徽章。两人的手碰在一起,那厚实粗糙的触感,传递着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和战友般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