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停顿,目光投向李长庚:“父亲归国两年,您以古稀之年,斡旋东西,如‘润物细无声’之春雨。那些曾远隔重洋、心存疑虑的顶尖头脑,因您一句‘故园桑梓情未了,明月何曾是两乡’,终于跨越藩篱,踏上归途。他们的智慧,正悄然融入国之重器,为未来奠基。此乃‘得人之力,如得天助’。” 李长庚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追忆交织的光芒。
目光转向周卫国:“卫国兄奔波于海上丝路,风波诡谲,暗礁潜藏。你以‘履霜坚冰至’之惕厉,运筹帷幄,化解了多少看似偶然的‘意外’,确保了经济命脉的畅通无阻。‘丝路新程’,不仅是货通有无,更是民心相通,国运所系。这半年,辛苦你了。” 周卫国挺直了腰板,沉声道:“职责所在,不敢懈怠。幸不辱命。”
他的视线又温柔地落在方清墨和李念墨身上:“清墨、念墨,你们在各自的领域深耕不辍。仿生材料在医疗、环保的应用,让‘绿水青山’有了科技的筋骨;量子通讯、人工智能的探索,如同在黑夜中点燃新的火种。教育兴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运昌。你们播下的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方清墨回以温婉而坚定的目光,李念墨则用力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小主,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角落的李天枢身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与怜爱:“还有我们的小枢……”他顿了顿,“你那一声‘心灯如豆,不可摇’,如同警世钟鸣。若非你于混沌中窥见那一线危机之兆,我们提前布局,以‘四两拨千斤’之巧力化解于无形,恐已酿成大祸。你的‘看见’,是上天予我华夏的馈赠。” 李天枢抬起头,望向父亲,清澈的眸子里没有任何自得,只有一种洞悉世事后的平静。他轻轻地说:“爸爸,星星……也在看着我们。”
李玄策重新将目光投向无垠的星河,声音仿佛融入了宇宙的回响:
“我们所为,桩桩件件,若置于这浩瀚星海之中,何其渺小?不过是为这艘名为‘地球’的孤舟,在无尽的航行中,校准一丝微不可察的航向;拂拭一点蒙蔽视野的尘埃;守护几盏在黑暗中摇曳、却永不熄灭的心灯。”
夜风似乎更轻柔了些,拂动着每个人的衣襟和发丝。巨大的望远镜圆顶在星光下沉默矗立,如同一位忠诚的守护者。
“前路维艰,道阻且长。”李玄策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他缓缓吟诵,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饱含着古老东方的智慧与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运行,刚强劲健,永不停息。生而为人,立于天地之间,更当效法天道,奋发图强,永不止步!”
他伸出手,虚指向璀璨的银河,又缓缓落下,仿佛将整个星空都握在了掌心,最终轻轻按在自己的心口:
“心存敬畏——敬畏这无垠的宇宙,敬畏自然的伟力,敬畏生命的脆弱与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