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星链下的棋局(2016年8月8日)

京郊,国家天文台深处,一座穹顶如同巨大贝壳般的观测站静静矗立在夏夜的星空下。远离市区的喧嚣,这里只有虫鸣、风声,以及宇宙深处传来的、无声的浩瀚回响。穹顶之下,并非正在观测,而是一场关乎未来天际格局的闭门会议正在进行。

观测室内部空间高阔,巨大的望远镜基座沉默地占据中心,此刻被蒙上了深色的防尘罩。围绕着它,临时布置了一圈舒适的座椅,中间是一张可以显示高清星图和数据的智能桌面。几盏柔和的氛围灯照亮了围坐的几人,光线刻意调暗,以便桌面中央全息投影的星图更加清晰璀璨。

李玄策依旧是那身深灰色棉麻盘扣衫,坐在主位,姿态放松却自有一股沉凝的气场。他面前放着一杯清茶,氤氲的热气在微凉的空气中袅袅上升。围坐的几位,皆是国内航天、通信、信息安全领域的顶尖专家,神情专注,眉宇间带着一丝凝重。方清墨也在场,她代表的是材料科学的支撑力量,她的团队在新型耐极端环境材料上的突破,是某些构想得以实现的基础。

全息星图上,清晰地展示着近地轨道(LEO)的模拟景象。代表卫星的光点密密麻麻,其中一片区域,光点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连接,形成一张正在迅速编织的“光网”。

“各位,”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航天动力学专家,指着那片“光网”区域,声音带着忧患意识,“这就是‘星链’计划目前部署的模拟态势。根据最新情报和轨道测算,其最终目标是发射数万颗卫星,构建覆盖全球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技术层面,它确实能提供高速、低延时的网络接入,尤其是在偏远和海洋区域,具有革命性意义。”

他顿了顿,推了推眼镜,话锋一转:“然而,其潜在的军事和战略价值不容忽视。如此庞大的星座,一旦完成,将具备无与伦比的全球实时侦察、通信中继、导航增强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占据了大量宝贵的低轨轨道资源和频谱资源。未来,我们的卫星发射、轨道调整,甚至通信安全,都可能受到其无孔不入的挤压和干扰。可以说,这是一场在头顶天空展开的、无声的战略围堵。”

另一位信息安全专家接口道:“不仅如此。其庞大的数据流和覆盖能力,对全球信息主权和数据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就像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在所有人的头顶,谁掌握了这张网,谁就掌握了信息流通的命脉和潜在的控制权。”

气氛有些沉闷。专家们列举着技术细节和潜在威胁:频谱干扰的数学模型、轨道碰撞风险的预警分析、被恶意注入虚假导航信号的可能性、关键节点被瘫痪后的连锁反应……桌面上的数据流冰冷而严峻,描绘出一幅被他人“天网”笼罩的未来图景。

李玄策一直安静地听着,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全息星图上那片不断扩张的“光网”,手指在座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无声的节拍,如同在聆听宇宙深沉的脉动。他没有打断任何人的发言,也没有流露出任何急躁或忧虑,那份超然的沉静,反而让有些焦灼的专家们渐渐平复了心绪。

当最后一位专家发言完毕,室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全息投影发出轻微的嗡鸣。

李玄策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清晰地回荡在穹顶之下:“诸位专家的分析,鞭辟入里,令人警醒。这张‘网’,来势汹汹,意图在未来的苍穹之上,划定它的棋盘,落下它的棋子。” 他微微停顿,目光从星图上移开,扫过在座每一位专家的脸,最后落在了穹顶那深邃的弧形结构上,仿佛要穿透它,直接望向无垠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