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旧金山密码(2014年8月15日 破晓)

几秒钟后,一行由光影构成的繁体汉字清晰地悬浮在幽暗的空气中,每一个字都仿佛由凝固的茶香和古老的音符铸成:

“祖父移步金门大桥,海鸥零叁。”

字迹闪烁了三下,随即如同熄灭的星火,彻底消散在冰冷的空气里。只余下茶汤中缓缓沉底的胶卷和碟底残留的淡淡茶渍。李念墨的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撞击着,她成功了!这指向爷爷具体转移地点和接应代号的密码,终于被破译!她下意识地抬头,目光投向公寓方向——窗台上那三只彩陶海鸥,其中一只的代号正是“03”!

几乎是密码破译成功的同时,地下室最幽暗的角落,一个被蛛网和尘埃覆盖的物体,毫无征兆地动了一下。

那是一盏莲花灯。

灯罩是用极其脆弱、泛黄卷曲的旧宣纸糊成,纸面上依稀可见津城杨柳青风格的年画图案:胖娃娃抱着鲤鱼,线条早已模糊褪色,边缘被虫蛀出细密的孔洞。支撑灯罩的骨架,是某种深色、坚韧、带着天然弯曲弧度的植物纤维,岁月在上面留下了深褐色的包浆。这盏灯,是赵小满生前根据津城一位老戏班道具师口述,亲手复原的古法工艺,充满了民间质朴的智慧和不屈的生命力。它曾照亮过多少消逝的夜晚,如今却被遗忘在这尘埃角落。

此刻,它灯座底部覆盖的厚厚灰尘簌簌落下。没有风,没有触碰,它竟自行缓缓地、无声地旋转起来!底座与布满灰尘的地面摩擦,发出极其细微、如同叹息般的“沙沙”声。

随着它的旋转,灯罩内,一团微弱、昏黄、如同烛火般的光晕幽幽亮起。那不是电灯的光,更似某种残存的意念或古老的磷火。这昏黄的光透过布满虫洞和年画图案的宣纸灯罩,投射在对面斑驳的砖墙上。

小主,

光影摇曳、扭曲、放大、重组……墙上那些水渍、霉斑、剥落的墙皮,都成了这光影变幻的画布。几秒钟后,一幅令人屏息的、详尽到令人发指的立体结构图清晰地投射在墙面上!它精确地描绘了斯坦福大学某栋标志性建筑深处,一个高度机密实验室的内部构造。

每一面墙的厚度、每一道安全门的材质和电子锁型号、每一个通风管道的走向和截面尺寸、甚至每一个隐蔽监控探头的覆盖角度和盲区……都如同手术解剖图般纤毫毕现地标注出来。更令人心惊的是,在结构图的核心区域,一个代表核心设备的红色光点旁,用细小的光字标注着一个名字:“Lao Guan”(老倌)。李念墨的瞳孔骤然收缩——她瞬间想起赵小满生前无数次提起的、那位在津城采风时结识的粤剧老倌!那位老人总是眯着眼,用沙哑的嗓子哼着无人能懂的古调,对西洋器械有种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原来,他竟是潜伏多年、早已退休的某国情报机构资深线人!这盏被遗忘的灯,竟是赵小满用生命最后时光埋下的伏笔,跨越了生死和时空,在此刻为李氏家族照亮了最关键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