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冰晶,抽打着京城灰蒙蒙的天空。暮色四合,城市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在冰冷的空气中晕染开一片片暖黄的光团,像是散落在巨大棋盘上的星子。李玄策办公室的窗玻璃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水汽,模糊了外面璀璨的星河。屋内只开了一盏台灯,昏黄的光线笼罩着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一份关于西疆风能基地建设安全评估的报告摊开在灯光下,墨迹未干。
桌上的加密专线电话,骤然响起,铃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李玄策的目光从西疆的戈壁滩图纸上抬起,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这个铃声的频率,只连接着一个地方——大洋彼岸。
他迅速拿起听筒:“念墨?”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加州理工实验室特有的背景嗡鸣,以及一丝极力压抑的惊异:“爸,有情况。很紧急。”
李念墨的声音透过加密线路传来,清晰却带着电波特有的微颤:“三小时前,我们‘深空之眼’项目组的蜜罐系统捕捉到异常数据流。不是普通的扫描,是试探性的‘凿击’(Chipping),目标……高度疑似指向国内天河一号A超算中心的备用调度节点!”
李玄策握着听筒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天河一号A,刚刚登顶全球超算之巅的国之重器,它的神经末梢竟被无形的触角悄然触碰。桌面冰凉的触感渗入掌心,他沉声问:“手法?”
“前所未见!”李念墨的语速加快,带着科研人员发现新现象时的兴奋与凝重交织,“它伪装成常规的科研数据交换包,却在协议栈的底层利用了我们尚未完全掌握的‘幽灵缓存’(Phantom Cache)漏洞进行试探性注入。目标非常精准,手法极其隐蔽,如果不是蜜罐系统的深度伪装和异常行为分析模型刚好升级,根本发现不了。对方……水平极高。像电子幽灵。”
“幽灵……”李玄策低声重复,目光扫过窗外沉沉的夜色。万家灯火之下,无形的战场已然拉开序幕。“源头?”
“跳板太多,层层嵌套,初步分析有东欧的影子,但核心指令的加密方式……有硅谷几个顶级安全实验室最新论文的影子。是定制化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绝非普通黑客。”李念墨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异常清晰,“爸,这不是试探结束,这更像是……开战前的校准。”
“知道了。”李玄策的声音沉静如古井,听不出丝毫波澜,唯有眼底深处寒光一闪,“你安全第一,切断所有非必要联系通道。剩下的,交给我。”
“明白。你们千万小心。”李念墨的声音带着担忧,又迅速被实验室的某种警报背景音打断,通话戛然而止。
听筒里传来忙音。李玄策缓缓放下电话,冰冷的塑料外壳上似乎还残留着儿子话语传递过来的紧张热度。他没有丝毫停顿,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一个简洁却拥有最高权限的内部指令瞬间发出,屏幕上跳出一个深蓝色的盾形徽标——代号“长城”。
与此同时,他抓起红色保密电话,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穿透寂静的寒夜:
“网信应急指挥中心,我是李玄策。立即启动‘长城’一级响应预案。目标:天河一号A超算中心及关联国家级科研网络节点。威胁来源:新型高级持续性网络攻击,代号‘幽灵凿击’,攻击特征和样本分析包十秒后传输至你们主控台。通知‘盘古’小组,我要他们三分钟内全员在线待命。通知公安部网安局,协同溯源,重点追查东欧跳板后的深层节点。启用最高级别动态防御矩阵,所有非核心端口暂时物理隔离。”
命令如冰冷的钢珠,一颗颗砸在无形的战场上。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温暖流淌,无人知晓一场无声的风暴已在数字的深渊中骤然掀起。
国家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巨大的环形空间被幽暗笼罩,唯有前方占据整面墙壁的LED巨屏散发着冷冽的蓝光。屏幕上,不再是常规的网络拓扑图,而是化作一片汹涌的数据之海。代表正常流量的绿色光点如温顺的鱼群缓缓游弋,而此刻,无数猩红的光点正从屏幕边缘的“国际入口”处疯狂涌现,它们扭曲、聚合,形成一道道锐利的红色“凿针”,凶狠地刺向屏幕中央一个被金色光环守护、标注着“天河”字样的节点。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服务器机柜低沉恒定的嗡鸣,以及操作员们敲击键盘发出的、密集如骤雨般的噼啪声。每个人的脸都被屏幕的蓝光映照得有些失真,眉头紧锁,目光死死钉在翻滚的数据洪流上。紧张像一层看不见的薄膜,紧紧包裹着每一个人。
李玄策的身影出现在指挥台最高处。他没有穿制服外套,只着一件深灰色的羊绒衫,步履沉稳,径直走到中央指挥席。他的到来并未引起大的骚动,却像一块磁石,瞬间将空气中弥漫的焦灼和无形的压力吸附、沉淀。主控台前一位年轻的技术主管正对着耳麦急促地喊话,额角渗出汗珠,语速快得像要打结:“B7区防火墙负载98%!‘幽灵凿击’变种正在尝试绕行!请求启用‘镜像迷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玄策的手轻轻按在了技术主管的肩膀上。那手掌宽厚,带着一种奇异的沉稳力量,透过薄薄的衬衫传递过去。年轻主管身体一僵,急促的语速戛然而止,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猛地回头,看到李玄策沉静如水的目光。
“深呼吸,”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在紧张的背景音中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定海神针般的穿透力,“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镜像迷宫’权限,我授权开启。” 他的目光转向主屏幕,锁定那道最凶悍的红色凿针,“集中算力,重点分析第三波攻击数据流的‘相位偏移’(Phase Shift)特征。对方在模仿我们的心跳协议(Heartbeat Protocol),找出模仿的延迟规律。这,就是它的尾巴。”
技术主管深吸一口气,李玄策手掌传来的温度和他话语里的绝对冷静,像一剂强心针。他用力点头,眼神重新聚焦,对着耳麦发布指令的声音虽然依旧快速,却已褪去了慌乱:“启用‘镜像迷宫’!目标锁定第三序列攻击流,分析所有相位偏移大于0.3毫秒的异常数据包!盘古小组,给我盯死这些‘尾巴’的路径回溯!”
随着命令下达,巨屏上,守护“天河”节点的金色光环骤然向外扩展,化作无数面飞速旋转、相互折射的菱形光镜,瞬间构筑成一个庞大、复杂、不断变幻的光学迷宫。那些凶狠刺来的红色凿针,一头撞入这片迷幻的镜阵,顿时像没头的苍蝇,路径变得扭曲、分叉、互相撞击,冲击的势头肉眼可见地滞涩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