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锦衣卫们齐声领命,随后跟着陈四维等人退下学习去了。

王申留在原地,迟疑地问道:

“何大人,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让锦衣卫的弟兄们读书识字,还要背《大明律》?咱们只管抓人不就行了?像之前在曲阜那样,不也挺好?”

何秋语重心长地说:

“你这想法不对。之前的锦衣卫指挥使为什么死了?锦衣卫为什么被陛下清洗?说白了,脏事做多了,没有退路,只能一路走到黑。哪天陛下觉得咱没用了,随时都可能被丢出去当替罪羊。”

“可要是按我说的做,锦衣卫就安全多了。一切按《大明律》来,谁也挑不出错!遇上嘴硬的,你翻翻《大明律》,剥皮充草的条文还少吗?这比你们硬扯大案要容易得多。”

“要是依法办事,眼下这些官,杀一半都嫌少冤枉的。你觉得那些官员文人还敢随便对付我们吗?”

王申仔细想了想,心悦诚服地说:

“大人英明!”

他渐渐明白了这做法的高明之处。就像之前在曲阜,锦衣卫抓人交给三法司审,就算孔家名望再大,对锦衣卫也只能忍着。

何秋现在的提议,是把三法司的活儿也揽过来。尝过甜头的王申,自然乐见其成。

小主,

何秋又补充道:

“对了,以后锦衣卫主要对付官吏和豪族,少管平民百姓,这点和以前一样。”

“不过,我还让人写了几本关于锦衣卫的戏本,你先看看。”

何秋把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给王申,那是他仿照前世特工电影编的故事大纲。内容无非是锦衣卫主角在外刺探情报,遭遇美人与惊险;或是在国内惩奸除恶、为民 ** 。

王申虽不懂后世的宣传手法,但何秋之前用这招毁了孔家名声,他是清楚的。对这种宣传策略,他早有预期,于是感动地说道:

“大人难道有意为我们锦衣卫摆脱恶名吗?”

何秋摆了摆手。

“怎么能说是‘我们’,是咱们!我认为替锦衣卫洗刷污名是件大好事,至少将来大家有可能安然从锦衣卫之位退下。”

王申对何秋这番话颇有感触,他原在亲军都尉府,一路历经风雨才到锦衣卫。

尤其这次太子去世,对他影响很深,王申也意识到,如果要平安退休,还是得按何秋的办法来。

第253章 朱权上门

何秋正忙得团团转时,朱玉颖突然把他从锦衣卫叫回府中,说家里来了客人。

何秋还未从燕王府搬出,匆忙赶回,就见朱高炽陪着两位陌生人在喝茶。

见何秋回来,朱高炽连忙起身介绍:

“姐夫,这位是我十七叔,这是我舅舅。”

何秋面色平静,内心却暗自思忖:徐家的人怎么会和宁王走在一起?宁王此次就藩,不就是为了分走朱棣的权力吗?

宁王也赶紧起身行礼,却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

何大人?太过生疏。按亲戚论,何秋是他晚辈。

犹豫片刻,宁王勉强选了个称呼:

“何先生,小王有礼了。”

一旁的徐家公子也跟着行礼:

“见过何先生,在下徐增寿。”

何秋忙请他们落座,吩咐侍女添茶。

看着尚显稚嫩的宁王,何秋不禁好奇他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