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闻言大喜,荀彧也把他扶了起来,继续说道:“国丈乃是无双国士!在此倾危之际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对我说出肺腑之言,当真令荀彧感动不已!请受荀彧一拜!”
说罢荀彧给董承施礼,结果董承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虚礼,连忙拉着荀彧商讨下一步的事宜。既然荀彧同意帮忙,保全天子和朝廷留在许昌,那又该如何与曹操决裂和切割呢?
小主,
依着董承的想法,他恨不得让荀彧联合现有的官兵,直接咱反杀死曹操!索性把许昌和曹操的人头都献给袁尚,让袁尚毫无敌意的进入许昌面圣即可。
荀彧则持否定意见:
其一:他认为这么做会给许昌内部带来动荡,造反不成,很容易被曹操镇压和危及天子。
其二:董承或者说保皇一党的人还太少,若是行事不当,极有可能被曹操反算计和屠戮。
其三:他认为曹操罪不至死,他虽有欺侮天子的一些言行,但是毕竟当初是他去洛阳营救天子,并保驾回许昌,曹操对汉室还是有功劳的,而且功劳很大,如今不该反他杀他。
其四:一旦袁尚并非善类,只是装模作样的献出传国玉玺,留着曹操作为一方诸侯,还可以有制约袁尚的力量,不然袁尚少了曹操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很容易也会专权和擅权。
董承则内心明白,说一千道一万,荀彧是舍不得自己的名声去杀伐曹操的!因此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勉强荀彧,毕竟此时还需要荀彧主持大局呢。
荀彧思虑许久,给出一个建议,就是罢了曹操的兵权,之后逼他离开,并且尽快与陈留的袁尚取得联系,以免夜长梦多。
董承则问到,曹操掌兵多年,如何才能罢了他的兵权?
因为虽然董承挂了一个骠骑将军的军职,但是并没有实质上的军队和权力,他只有区区五百士卒,并在许昌皇宫守卫的一部分中。而此时曹操自己手里至少还有一万军队,东吴还有一万军队,这些荀彧都是知道的。所以董承只能依靠荀彧才能成事!
荀彧说只要把城中负责戍卫的大将给说服归降,辅保天子,曹操自然无兵,届时袁军南下,曹操势必逃走,焉有实力再对城中的天子和众大臣做不利的事情。
“荀令君的意思是要争取于禁将军?”董承思量此时曹军将领凋零殆尽只有于禁一人还在,而且掌控着京畿的军务防务。
“正是于禁。”荀彧说道。
“但是此人乃是曹孟德的亲信之人,当初宛城之时,他平叛造反的青州兵,夏侯惇误解他,但他见到曹操仍旧是不为自己辩解,只言当前军情。想拉拢此人只怕不易啊!”董承觉得此事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