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走了多久,前方亮起一排红色微光。
她拉着闻祝泱快步走过去,灰蒙蒙的瘴气越来越淡,那点红光逐渐清明,是一排排红色的灯笼。
很奇怪,灯笼上画着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人脸。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走出瘴气,周围瞬间大变样,向后看去,刚刚的毒瘴已经消失了,替代它的是一片绿树成荫的森林。
太阳高悬,日头最毒,红色灯笼黯然失色,只能瞧见灯笼里边微微摇晃的烛火。
前头人声嘈杂,熙熙攘攘,气氛十分浓烈,好似一个热闹的小镇。
这一条街不长,直直看去还能看见一个巨大的道观,道观门口挂着两盏红灯笼,那灯笼光洁一片,没有图案和人脸。
虞岁音拉着闻祝泱踏步进去,这些人像是看不见他们似的,自顾自地做着事。
虞岁音看了,每户门口都挂着两盏人脸灯笼。
街道两旁对家卖的都是同样的东西。
离道观最近的两户人家,卖的是一些死人物什,屋内停放着几口棺材,棺材板上还放着一盏人脸灯,里面的烛火已经熄灭,一眼便知里面停放着死人。
怎么看怎么奇怪。
第二家是一个小贩,在门前摆着一个巨大的台子,但不知道是卖什么的,门前一人拿着笔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他的门前挂着两盏灯笼,一个小姑娘和一张妇人脸。
“把义庄建在道观边上,我还是头一次见。”闻祝泱紧靠着虞岁音走在街道上,小声呢喃。
“先找个人问问情况。”虞岁音道。
这些人看着或多或少有些修为,只是虞岁音看不穿,只知道是人非妖。
她走到那个拿着笔坐在椅子上的大爷面前。
大爷被两人遮住了阳光,不满地再睁开眼,“要买灯笼?画像拿来。”
虞岁音笑道:“老丈,我们初入此地,实在不懂里边的规矩。”
大爷站了起来,脸色依旧没缓和,“新来的?”
虞岁音点头,那大爷随意道:“那先去成圣观点盏命灯吧。”
“老丈,可否与我们说说,这命灯是什么?”虞岁音问。
大爷还没说话,从屋内走出来一个小姑娘,看起来跟虞岁音差不多大,扎着一个侧麻花辫。
笑起来甜甜的,虞岁音又转头瞧着他们门前挂着的灯笼,那个姑娘的脸和灯笼里小姑娘的脸渐渐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