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接下来的几天,周爽发现,还伞的人寥寥无几。她开始意识到,崔浩的“慷慨”可能真的有问题。
一天晚上,周爽和崔浩坐在旅店的吧台前,周爽认真地说,“崔哥,我们得想个办法,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崔浩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小爽,我知道你的担心。但你看,今天不是也有人还伞了吗?”
周爽摇了摇头,“崔哥,那只是个例。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像那个中年男子一样守信。”
崔浩皱了皱眉,“那你说怎么办?难道我们就不借伞了吗?”
周爽深吸了一口气,“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登记借伞人的信息,或者收取一定的押金。这样既能保证伞能还回来,也不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感到不便。”
崔浩想了想,点了点头,“这主意不错。我们可以试试。”
第二天,周爽在旅店门口挂上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借伞请登记,收取押金20元,归还时退还。”
一开始,有些旅客对此表示不满,但周爽耐心解释,大多数人还是理解并接受了。几天下来,登记簿上记录了几十笔借伞的信息,而归还的伞也逐渐多了起来。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一天下午,一个年轻人借了伞后,再也没有回来。周爽查看了登记信息,发现他留下的电话号码是空号。
“崔哥,你看,这又是一个例子。”周爽拿着登记簿,语气有些沮丧。
崔浩皱了皱眉,“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发生。”
周爽点了点头,“我们需要更严格的措施。比如,要求借伞人提供身份证信息,或者增加押金金额。”
崔浩沉思了一会儿,“增加押金可能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我们可以尝试要求提供身份证信息,这样至少能确保我们能找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