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小学堂的劳动力

“应该不少,上湾还好些,人口简单,下湾人多还最穷,能把孩子送过来,已经不容易了,饥一顿饱一顿的很正常。”

“上午要练拳,下午还要干活,不吃饱怎么成,就是光坐在教室里也没力气啊。相公,这样吧,不如让他们勤工俭学。”

“媳妇,啥叫勤工俭学?”

“就是让他们利用课后业余时间帮着干活,支付他们报酬,一个时辰就按半个工分记,或是直接给两文钱。这样,他们起码也能吃上顿饱饭,给家里减轻点负担。相公,你明天就去统计一下,看看谁想报名?”

“这法子不错,我估计会有不少人。”

等到二栓将名单拿过来,我一看,竟有15人之多。

“都是家里贫穷,吃不上饭的吗?”

“差不多。有父母不在的,有家里孩子多的,也有家人重病缠身的,什么情况的都有。下湾报了8个,上湾2个,新庄营4个,咱们赵家庄1个,我和田征都去这些孩子家里看过了,确实都有困难。”

“行,那就小吃摊、福利坊和养殖场那边各分配5个,让阿一他们带着,就干些打扫洗刷搬运之类力所能及的活计。”

于是阿一他们便自动升为了小管事,手底下也有了一帮人。

老赵家的摊子就这样全面铺开了,有钱流转,也不缺人干活,甚至都不用额外请帮工。

有时也让田征和阿一他们带着学堂里岁数年长的孩子们去镇上给二哥的面馆做帮工,长长见识,见见世面,顺便给大山、小山培养培养助手。

老带新,大带小,生意越做越红火,甚至出现了连锁,长久地经营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