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二嫂舍不得,拉着我的衣袖不让走,常嬷嬷劝说道:“姑娘乖,两个孕妇是不能长时间待在一起的,否则会冲了喜。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带你去村里住些日子,不就又见到曼娘了?”
告别了依依不舍的二嫂,我们便回了村里。田征他们一早就回来了,将昨晚挣得钱都如数交了上来,还说这次什么事也没发生,一切正常。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报喜不报忧,真的一点事也没有?
日子又回归平静,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连教习孩子们也懒的教了。写了个学习计划,让赵平按照内容给他们上课。无论是认字还是算数,能先学会赵平会的,就算他们学业有成了。我是这么告诉他们的,坚决不承认是自己犯懒。
嘴里没味,天天咬着山楂吧唧嘴,虽然红薯被老太太管得严,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手里还有不少白面啊,拿自己买的东西霍霍,这下她说不上什么了吧?
于是开始研究做凉皮,那口感劲道爽口,弄好了,还可以在面馆卖,尤其夏天,来上一碗,滋味绝了。到时凉面也可以上,虽然买不起麻酱,但是做成油泼的,也很好吃啊。我越想越馋,恨不得马上就吃到,
为了增加面粉的韧性,往里加了些淀粉,还加了盐,用水调成面糊,静置一会。找来一个大深盘,刷上一层植物油,舀入面糊,薄薄铺上一层,放入烧开的大锅里,隔水蒸熟,等表面鼓起大泡,变成透明状,将平盘拿出来直接放入冷水中过凉,轻轻一拿,就揭下来了。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洗面的缘故,做出来的凉皮不是特别筋道,为了吃上面筋,又做了一遍水洗的。
将揉成的面团,放进水里揉搓,直到只剩下面筋再停手。二栓边揉边惊叹:“这白面还能拿水洗呢,要不是亲自尝试,真不敢相信?”
洗出来的面筋直接放进锅里蒸熟就行,得到的面粉水静置了一晚上,第二天将表面的一层清水舀掉。剩下的面糊按照之前的做法,隔水蒸成凉皮,这样做出来的,确实更爽滑Q弹,一抖还颤巍巍的。
可惜没有黄瓜和麻酱,只加了盐、醋和辣椒油,就这,大家也都说好吃的不得了。可是因是凉食,二栓不允许我多吃,只偶尔做点打打牙祭。
这天,刚做好一批凉皮还没入嘴,如意酒楼的孙掌柜就来了。他直接敲响的东跨院,进了屋子,看桌子上摆放的碗筷,好奇问道:“弟妹又捣鼓出什么稀罕吃食了?”
“是凉皮,相公,去给孙掌柜再调一碗过来。”
见屋里没人,孙掌柜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过来:“这是我们东家给我来的信,他说这封信也给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