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招可谓是出其不意,令萧纪措手不及。在联军的强大攻击下,萧纪的军队节节败退,最终陷入绝境。不久之后,萧纪兵败被俘,结束了他短暂而又充满野心的称帝生涯。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萧绎的军队在作战过程中俘虏了湘州刺史王琳。王琳的副将不幸战死沙场,而他的长史陆纳则带领着手下的士兵发动叛变,一举攻陷了湘州。这一变故使得原本就复杂多变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尽管遭遇了诸多波折,但最终萧绎还是成功地战胜了各路强敌。同年十一月,在江陵这座古老的城市里,萧绎正式即位称帝,改元承圣。他册立儿子萧方矩为太子,并为其改名为元良,希望这位未来的储君能够继承大统,延续梁朝的辉煌。
承圣二年(公元 553 年)二月,春寒料峭,大地尚未完全苏醒,但战争的阴云却已笼罩在梁朝上空。此时,梁元帝萧绎得知武陵王萧纪悍然出兵东下,心中不禁一惊。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萧绎竟想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办法——施展妖术诅咒对方。
于是乎,他赶忙找来一名精通妖法的方士,命其在一块宽大的木板上精心绘制出萧纪的逼真画像。随后,萧绎手持铁钉,面色凝重而又充满愤恨地亲自将一枚枚钉子狠狠地钉入画像中的萧纪躯体和四肢之上,口中念念有词,妄图以此恶毒之法将萧纪诅死。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打击萧纪的士气,萧绎还特意将之前俘获的侯景残部押送过去,并派人传话告知萧纪:“侯景之乱已然平息!”
与此同时,深知仅凭自身力量难以抵御萧纪大军的萧绎,当机立断决定向北方的西魏求援。他修书一封,言辞恳切地请求西魏太师宇文泰出兵相助。宇文泰接信后仔细思量,认为此乃夺取蜀地、彻底制伏梁朝的绝佳良机,遂欣然应允。随即,宇文泰调遣麾下猛将尉迟迥统率着开府仪同三司原珍等六路大军,共计两万余精锐之士,浩浩荡荡地自散关出发,直扑蜀地而去。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来到三月。春风拂过江南大地,带来丝丝暖意。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梁元帝萧绎深知农业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遂颁下诏书,着重强调要重视农耕之事。诏令下达至各郡国,要求地方官员积极组织百姓广泛开垦荒地,大力种植农作物,以确保粮食充足,民生安定。
然而,梁朝内部的纷争并未因此停歇。不久之后,陆纳派出手下得力战将吴藏等人,迅速占领了位于车轮之地(今湖南省长沙县北湘江沿岸一带)。此地战略位置重要,若被敌人长期盘踞,必将对梁朝造成极大威胁。萧绎闻讯后不敢怠慢,立即派遣能征善战的王僧辩率领大军前去征讨陆纳叛军。经过数月激战,终于在同年五月成功击溃了陆纳所部,收复失地。
不久后萧纪的军队抵达巴郡,听说有西魏的士兵出现,就派前梁州刺史谯淹掉头回师救蜀,西魏将领尉迟迥包围成都并击败了谯淹派来救援的军队。萧纪一意东进,派遣大军到西陵,萧绎派护军陆法和在峡口修筑了两座城堡,运来大石填江并拉上铁索把江面航道切断;又把侯景旧部任约从监狱里放出来,任命为晋安王司马,让他协助陆法和抵抗萧纪。六月,萧纪军攻断了拦江的铁索,陆法和向江陵告急,萧绎一边放出侯景旧部谢答仁让他去协助陆法和,一边派遣使者送王琳去劝说陆纳归顺,陆纳要求朝廷赦免王琳,萧绎权衡之下,放王琳去了陆纳的城池,陆纳于是投降,湘州就此被平定。
当时萧纪派将军侯睿带领七千人修筑城堡和陆法和对抗,萧绎派使者送信给萧纪议和,允许他回师蜀地专制一方,被萧纪拒绝。后来湘州平定后,萧绎再次写信给萧纪劝其向自己称臣,此时萧绎的军队久战不利,又有西魏的军队深入后方威胁成都,于是派手下的度支尚书乐奉业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向萧绎求和,而乐奉业到达后却告诉萧绎,萧纪的军队缺乏军粮,士兵死伤很多,必败无疑,萧绎便拒绝了萧纪的求和。同年秋七月,谢答仁、任约攻下了侯睿的三座堡垒,长江两岸十四座城市全部投降,断绝萧纪后路。萧纪战败后顺流东下,游击将军樊猛派人追击,萧纪的军队四散溃逃,跳到水里淹死的就有八千余人,樊猛带人将萧纪严密的包围,萧绎暗中派人送旨,不能让萧纪活着,于是樊猛进入萧纪的住处,萧纪在船上绕床躲藏,并拿出装金子的口袋给樊猛,让他带自己去见萧绎,樊猛拒绝,杀害了萧纪及其小儿子萧圆满。
萧圆照兄弟三人被陆法和押送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萧绎除去了萧纪的族籍,并赐其姓饕餮氏。后又派人告知江安侯萧圆正(萧纪儿子)萧纪已死,想让他自杀,在发现萧圆正没有自杀后,萧绎把他关进了监狱,里面还关押着萧圆照。兄弟见面后,萧圆正抱怨萧圆照不该鼓动萧纪,萧绎下令不给他们食物,十三天后二人死去。此时西魏将领尉迟迥已经把成都包围了五十天,成都受降归属西魏,之后萧绎以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降附宇文泰。
小主,
兵败身死
没过多久,魏军气势汹汹地再度大规模前来进攻。萧绎毫不畏惧,毅然决定亲自赶赴前线阵地督军作战,以鼓舞士气。然而,天不遂人愿,在激烈的战斗中,胡僧佑不幸被一支飞驰而来的流箭射中要害,当场壮烈牺牲。这一噩耗使得梁军瞬间陷入混乱之中,士兵们惊恐万分,斗志全无,最终导致了一场惨痛的大败。
更糟糕的是,一些心怀叵测的叛军趁乱打开了西门,迎接魏军入城。面对如此绝境,萧绎只得带着太子以及谢答仁、王褒等亲信将领匆忙退守金城。为了换取一线生机,他们无奈之下派出汝南王萧大封和晋熙王萧大圆作为人质前往于谨处请求议和。
此时的萧绎心如死灰,独自躲进了东竹殿内。望着满殿自己精心收藏的古今图书共计十四万卷,他悲愤交加,竟下令将这些珍贵的书籍全部付之一炬。熊熊大火迅速蔓延开来,照亮了整个宫殿,也吞噬着无数文化瑰宝(此即历史上着名的江陵焚书事件)。
眼看着火势越来越猛,萧绎萌生出了轻生之念,企图跳入火海自尽。身旁的侍从们眼疾手快,赶忙死死拉住他,苦苦哀求道:“陛下切不可如此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萧绎奋力挣扎,但终究未能挣脱侍从们的阻拦。绝望之余,他抽出腰间的宝剑,疯狂地朝柱子砍去,直至剑身折断。他仰天长叹:“文治武功之道,就在今夜彻底终结了啊!”言罢,他疲惫不堪地瘫坐在地上,吩咐御史中丞王孝祀撰写投降文书。话说当时,谢答仁等一干人焦急地向萧绎进言,力劝其趁着夜色深沉,骑快马突围而出,前往投靠任约所率领的大军以求生机。然而,这萧绎平日里并不擅长马术,面对此等生死抉择,心中不禁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见此情形,忠心耿耿的谢答仁挺身而出,表示愿亲率一队人马护驾,确保萧绎能安全抵达目的地。可未曾想,萧绎竟听信了王褒的意见,断然拒绝了谢答仁的好意。
谢答仁心有不甘,再次恳请萧绎准许他收拢残余兵力,前往守卫子城,以作最后一搏。起初,萧绎已然应允,但不知怎的,那王褒又在一旁巧舌如簧,一番言语之后,萧绎竟然再度改变主意,出尔反尔。眼见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屡屡遭拒,谢答仁悲愤交加,急火攻心之下,一口鲜血喷涌而出,随后含恨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于谨收到了萧绎遣人送来的降书。于谨阅罢,提出要以梁国太子作为人质,方可接受投降。无奈之下,萧绎只得派遣王褒将太子送往敌营。待王褒抵达之后,于谨之子忽然心生一念,命王褒当场挥毫泼墨,书写几个字来。王褒不敢违抗,只得遵命照办。待到写完落款之时,他却署下了“于谨家奴”四字,令人唏嘘不已。
经过这番折腾,时间悄然流逝。不多时,只见那萧绎神情落寞地丢弃掉身上所有华丽的饰物,身着一袭朴素白衣,跨上一匹骏马,径直朝着东门疾驰而去。行至门前,他抽出腰间佩剑,奋力向着城门猛砍几剑,口中不住地哀叹道:“我堂堂一国之君,竟落得如此下场!”话语之中,满是无尽的悔恨与悲凉。话说那西魏的将士们勇猛无比,他们身手矫健地越过深深的沟堑,一把紧紧抓住了萧绎所骑乘马匹的马辔。这匹马原本飞驰如电,但在这些悍勇之士面前也只能乖乖停下。随后,他们毫不费力地便将其拉到了白马寺北(也就是现今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地方)。
紧接着,西魏方面又派出人手牢牢扼住萧绎的后背,一路押送着他来到了于谨所在之处。而另一边,梁王萧察更是派遣出一支身披铁甲、威风凛凛的精锐骑兵队伍,迅速将萧绎关押在了乌幔营之中。在这里,萧察对他百般质问和羞辱,让这位曾经尊贵无比的人物颜面尽失。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不久后,于谨命令开府仪同三司的长孙俭率领大军朝着金城进发。狡猾多端的萧绎心生一计,竟然欺骗长孙俭说自己在城中埋下了整整一千斤的黄金!听闻此消息,长孙俭心动不已,当即决定带着萧绎一同进入金城寻找这批宝藏。
待到进城之后,萧绎看准时机,连忙向长孙俭诉说自己遭受萧察凌辱之事。同时,他还坦诚相告之前所说关于黄金之事纯属子虚乌有,自己不过是想要借此良机找人倾诉苦衷罢了。长孙俭听后,心中虽有些恼怒,但见萧绎如此可怜,最终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便将他暂且安置在了主衣库内。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已至同年的十二月丙辰日(即初四这天)。徐世谱与任约眼见局势不利,只得无奈选择退守巴陵。此时,于谨再次下达指令,要求萧绎亲笔书写书信去招降王僧辩。可萧绎深知自己如今已是身不由己之人,料想王僧辩断不会轻易听从他的劝降,故而果断予以回绝。
在此期间,有人好奇询问萧绎为何要将那些珍贵的藏书尽数焚毁。只见萧绎满脸落寞之色,缓缓叹气道:“我这一生饱读诗书,自以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到头来呢?依旧未能避免国破家亡之命运。既然如此,留着这些书籍又有何用?倒不如付之一炬来得痛快!”言语之间,尽显无尽的悔恨与绝望之情。辛未(十九日),西魏下令处死萧绎,萧察派人去监刑,用装土的袋子把萧绎闷死,萧绎死后尸体被粗布缠裹,用草席收险埋葬在津阳门外,终年四十七岁。太子萧元良、始安王萧方略也都被杀害。第二年四月,梁王萧方智承制,萧绎被追尊为元皇帝,庙号世祖。南朝陈世祖天嘉元年(560年)六月,南朝陈世祖陈蒨将萧绎移葬到江宁旧茔[yíng],即颖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出生异闻
萧绎出生之前,其父梁武帝萧衍曾梦见一个拿着香炉的和尚,这个和尚告诉萧衍自己会转世出生在王宫。不久后,萧绎的母亲作为采女服侍萧衍。当时有微风吹动窗幔,萧衍便临幸了萧绎的母亲。萧绎的母亲当晚梦见月亮掉进怀里便怀了萧绎。天监七年八月,萧绎出生,整个房间里都非常的香,萧衍感到很惊奇,便赐萧绎的母亲姓阮。
湘东一目
萧绎有一只眼睛是瞎的,在他指挥各路军队平定侯景之乱以后,俘获了侯景的党羽之一王伟。关在监狱中的王伟写了一首五百字的长诗,萧绎很欣赏这首诗,认为王伟很有才华,想要赦免他。有人向萧绎进言说王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写得更好,萧绎立即让人把这本书找来看,结果其中有两句这样的句子:“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萧绎读完很生气,将王伟杀死。
徐昭佩出身名门却婚姻不幸,以出格之举反抗冷落,行为放纵,最终自尽,一生充满争议与悲剧色彩。
(祝大家2025年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步步高升,财源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