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贞留名徐宣(3)

徐氏略记 缓安甫 3163 字 6天前

陈矫(?—公元 237 年 7 月 11 日),字季弼,乃是广陵郡东阳县人士(现今位于安徽天长西北一带),于三国时期在曹魏阵营中声名远扬,堪称一代名臣。说起他的身世,原本姓刘,但后来由于过继给了母亲家族这一缘故,遂改姓为陈。

早年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陈矫为躲避战乱而流落至江东地区。当时,雄踞一方的孙策以及势力强大的袁术皆对他颇为赏识,纷纷向他发出礼聘之邀。然而,面对如此诱人的机遇,陈矫却丝毫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拒绝。随后,他辗转返回广陵郡。广陵太守陈登慧眼识珠,深知陈矫才华出众,便诚挚地邀请他担任郡中的功曹一职。

初露头角之际,正值陈登遭遇孙权大军围攻之时,形势危急万分。在此关键时刻,陈矫挺身而出,肩负起向曹操求援的重任。当他抵达曹操营地之后,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谋略,详细阐述了局势的紧迫以及广陵郡面临的困境。曹操闻听此言,不禁对陈矫的才智深感钦佩,并生出将其留在自己身旁委以重任之意。然而,陈矫心系故土安危,以国家领土正遭受敌军侵害为由婉言回绝了曹操的好意。最终,曹操被陈矫的赤诚之心所打动,果断派遣援兵前去支援。得益于曹军的及时赶到,孙权军队的进攻被成功击退,广陵郡得以转危为安。经此一事,陈矫不仅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谋,更赢得了曹操的高度赞赏和信任。此后,陈矫接受了曹操的征辟,踏上了仕途之路。在其任职期间,先后担任过司空掾属、相县令等职务,每到一处,皆能尽职尽责,政绩斐然。

建安十四年,风云变幻之际,陈矫踏上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出任征南将军长史。当时,局势紧张,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曹仁欲亲身涉险营救被困的牛金,众人皆惊。然而,陈矫却挺身而出,苦口婆心地劝谏曹仁莫要轻举妄动,以免身陷险境。但曹仁心意已决,毅然决然地率军出征,最终成功救回了牛金。面对如此英勇无畏的曹仁,陈矫不禁为之叹服,心中对其敬意油然而生。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建安十六年。此时,曹操挥师西征马超,气势如虹。陈矫再次肩负重任,奉命担任丞相长史。他跟随大军一路西进,历经无数艰难险阻。而后,曹军矛头一转,进击汉中之地。这场战役激烈异常,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经过一番鏖战,曹军终获胜利。班师回朝之后,陈矫因功得以升迁,任职尚书一职。

曹操离世后,邺都群臣陷入一片混乱与迷茫之中。众人纷纷议论,认为应当等待天子诏书下达方可让曹丕承袭爵位。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陈矫站了出来,力排众议,提出不同见解。他迅速布置好相关礼仪事宜,接着巧妙地假借卞夫人之命,果断让曹丕袭爵,并宣布大赦天下。此一举动,不仅稳定了人心,更为曹魏政权的顺利过渡奠定了坚实基础。

待到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之时,陈矫因其卓越才能受到重用,负责掌管吏部事务。他尽职尽责,为国家选拔贤才,功绩卓着,因而被封为高陵亭侯,并晋升为尚书令。

后来,魏明帝曹叡继承大统。陈矫继续得到重用,进爵为东乡侯,同时兼任侍中、光禄大夫以及司徒等重要职务。有一次,曹叡心血来潮,想要亲自查看尚书台的文书。陈矫得知此事后,毫不畏惧地直言劝阻。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曹叡阐明其中利害关系。曹叡听后恍然大悟,深感惭愧,随即回宫不再执意查看。

景初元年,这位一生忠心耿耿、智勇双全的大臣陈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离去令人惋惜,但他所留下的光辉事迹和高尚品德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朝廷追谥其为“贞侯”,以表彰他忠贞不二的一生。

陈矫在曹魏政权中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政治方面

稳定政权交接:曹操去世后,陈矫当机立断,力主曹丕即刻袭爵,设置相关礼仪并假借卞夫人命令行事,随后大赦天下,这一系列举措对曹魏政权的平稳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权力真空和政治动荡。

选拔人才与吏治建设:曹丕时期,陈矫负责吏部事务,他在人才选拔和任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曹魏政权选拔了不少优秀的官员,对吏治的清明和政权的稳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小主,

直言进谏与匡正决策:在曹叡时期,陈矫能直言劝阻曹叡查看尚书台文书,这种直言敢谏的行为对曹叡的执政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助于曹叡更好地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匡正了皇帝的决策,维护了朝廷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行。

军事方面

军事辅佐与出谋划策:陈矫在曹操时期多次随军出征,担任重要的幕僚角色,如在征南将军长史任上,他对曹仁的军事行动提出过合理的建议,展现出一定的军事谋略和眼光,对曹军的军事行动和战役胜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凝聚军心与稳定士气:陈登被围时,陈矫前往曹操处求救,成功搬来救兵,解了燃眉之急,这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也对稳定广陵郡的军心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曹操势力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会声誉与士族影响:陈矫在当时的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他的言行举止和政治作为对士族阶层产生了一定的示范和影响,为曹魏政权赢得了更多士族的支持和拥护,对巩固曹魏政权的统治基础有着积极意义。

陈登有王霸之略,治理地方出色,军事才能卓越;陈矫足智多谋,在曹魏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徐宣品行忠厚,刚直不阿,历经三朝,为曹魏政权的稳定和发展贡献颇大,他们均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才。三人均为的忠臣,陈矫与徐宣同为贞侯同谥号较为难得,“贞侯”的“贞”有清白守节之意,是对逝者生平功绩和品德的一种肯定与赞誉,获此谥号者通常具备坚守正道、清正廉洁、忠诚不二等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