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差强人意

“不错。”

随即视线转向胤禔。

“胤禔。”

胤禔打了个激灵,忙道,

“儿子在。”

“如何举直错诸枉?”

胤禔:“善于用人者,则必善于成事…呃……”

“选拔正直者,弃置邪曲者,能使邪曲者正直…”

“够了,朕在问你若王一地,如何选拔治世之才,不是让你背书。”

胤禔听明白了,但他不怎么会那些弯弯绕绕的讲话方式,于是就用满语回答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从民意,百姓口中的好人,就是儿子想选拔的人。”

康熙:“……”

“若此人本性奸佞,只是为了获取民意刻意伪装的呢?”

“若是如此,时日久了他总会露出马脚,激起民怨沸腾,那儿子把他杀掉以平民愤。”

“他死了,谁来接替他的位置呢?”

“儿子再选一个就是了,有了前车之鉴,儿子相信不会再有奸佞者冒头。”

康熙太阳穴突突地跳了几下,声音越发冰冷,

“若是你委以重任的是奸诈之人,在他任职期间用他手中权利和金钱收买人心,最终威胁到你的地位,让你投石忌器,你又该如何?”

“儿子选的人出身平民,不会拥有太多家财,而且任职期间,儿子会让其身边的人对他进行监督。

大清官制规定三年一任,那儿子就一年去民间听一次民意,心术不正之人总归会露出马脚的。”

康熙深吸了口气,虽有些差强人意,但勉强过关。

‘有点脑子但不多,以后还是外出带兵打仗靠谱一点。’

胤礽听着胤禔的回答,在心底给胤禔打了个叉。

‘糊弄人的方法何止千万种,上有所好下必附之,若手底下只一人,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规避奸佞,十人呢?百人呢?大清疆域辽阔,官吏数万,若人人都是这样的考核方式,累死你你也考核不过来。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还是军营那地方适合老大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