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钱货不等,要出大麻烦的

黄宗羲脸也不知道是笑还是哭,道:“陛下,自珂白银行成立以来,已发行百姓币七百万银。现在百姓币在北京城流通无碍,甚至在四周也流行起来。”

朱由校一听,瞬间一扫心中阴郁――――哈哈,用不值钱的纸钞换来了七百万实打实的白银,这买卖真是赚大发了啊!

可为什么黄宗羲脸上是这种表情。

“陛下,那些白银存在珂白银行可是要付三厘利息的!”

黄宗羲道出了其中的苦楚:“我算是明白了。所有的银钱其实就是一个符号。只要有足够的信用,哪怕是一张草纸也可以当成钱银来用。”

“信用?”

朱由校不懂这些,只觉得用纸换银很划算。

黄宗羲摊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许多的符号。

“百姓其实不管你用什么东西当成钱银。他们需要的是柴米油盐,纱布粮草。只要能换来这些,用什么当钱真的不重要。”

“可是,我们商行所存的货物不能支撑七百万银的价值啊!”

朱由校还是没有很明白,只是隐隐感觉有点不妙。

黄宗羲看着朱由校的表情,心里叹了一口气,道:“多亏魏公公之前南下搞来三百万石的粮食。我也联系京城的各大商铺,盘点了布匹和油盐,总算将这些物资控制在自己手上。”

“可这些物资价值不过五百万银左右。如果没有更多的物资来兑付百姓钞,那百姓钞很快就会变得不值钱的。”

听到这里,朱由校总算明白了,银钱纸钞不能吃不能喝,百姓要的是物资。

“江南漕运来的货物也不够吗?”

朱由校问道:“每年江南都有大量物资。这点你没考虑到?”

黄宗羲苦笑道:“江南商贩确实运来大量的物资,但是他们不认百姓币。我也不好强买强卖啊!如果强行逼迫江南商贩使用百姓币,他们拿着百姓币回到江南就成废纸了。这种杀鸡取卯的事情,还是不做为妙。北方一直没有什么稀罕物件,如果我们手里有江南商贩必须采买的东西,那百姓币在江南地区才有价值。”

必需采买的东西?

朱由校明白了,江南商贩带来粮油布匹来售卖,赚回白银。

白银在江南可是硬通货,而百姓币在江南就是废纸。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没有一个江南商贩会傻乎乎的拿着百姓币回江南。

黄宗羲小心翼翼道:“陛下,现在我们手里有竞争价值的只有钢铁。我们的炼铁厂经过改造,所炼钢铁价低质优。如果陛下能放开管制,江南商贩会很乐意采买钢铁。这样一来,我们的百姓币就可以在南方流通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