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虽然心急如焚,但还是安慰沈瑶:“沈姐姐,张大人足智多谋,定能应对自如。我们在这里干着急也没用,不如想想能帮上什么忙。”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府外一阵喧闹。林婉儿警惕地站起身,“我去看看。”说罢,她施展轻功,几个起落便来到了府门口。
只见一群百姓模样的人聚集在府前,为首的是一位老者,他大声说道:“我们都是听闻张大人推行科举改革,为了我们这些寒门子弟能有出头之日,特来声援张大人的!”
林婉儿心中一暖,她将众人请进府中,又赶紧去告知沈瑶。沈瑶听后,眼中泛起泪光:“相公一心为民,总算没有白费,这些百姓都是他的后盾啊。”
在宫中,朝堂上的争论仍在继续。太后看着僵持不下的局面,微微皱眉:“此事暂且搁置,三日后再议。张诚,你回去好好想想,莫要一意孤行。”
张诚无奈,只得领命退下。他走出皇宫,心中满是忧虑,改革之路困难重重,太后的态度至关重要,如今被搁置,后续不知又会生出多少波折。
回到府邸,张诚看到满院的百姓,心中大为感动。他向百姓们一一致谢,承诺定会为他们争取公平的科举机会。百姓们散去后,张诚疲惫地回到内院。
沈瑶和林婉儿迎上来,看到张诚略显憔悴的面容,两人心疼不已。“相公,先喝口茶,歇息一下吧。”沈瑶温柔地说道。
张诚坐下来,喝了口茶,缓缓说道:“此次太后虽未直接否定改革,但态度不明,三日后的朝堂,恐怕更加艰难。”
林婉儿咬着牙说:“张大人,要不我找些江湖朋友,去说服那些顽固大臣,让他们别再阻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诚连忙摆手:“婉儿,此事切不可莽撞。朝堂之事,要用朝堂的方法解决,若动用江湖手段,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沈瑶也点头赞同:“婉儿妹妹,相公说得对。我们还是从长计议,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接下来的几日,张诚一边忙着准备三日后朝堂上的辩论,一边与幕僚们商议对策。沈瑶则利用自己的人脉,四处打听太后的喜好和意向,希望能找到说服太后的办法。林婉儿也没闲着,她暗中留意着那些守旧大臣的动向,以防他们暗中使坏。
三日后,朝堂上再次议论纷纷。张诚这次准备充分,他不仅带来了详细的改革方案,还列举了诸多因科举改革而国富民强的例子。然而,守旧大臣们依旧强烈反对,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就在局势再次陷入僵局之时,沈瑶匆匆赶到宫门口。她通过关系,得到了一份重要的情报——太后曾对前朝一次成功的科举小改革表示赞赏。沈瑶深知,这或许是说服太后的关键。
她找到张诚的心腹幕僚,将情报转达给他。幕僚赶忙进入朝堂,悄悄将情报递给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