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城市的喧嚣似乎与这间办公室内的沉静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在这片沉静之下,是一场关于正义与真相的无声较量。
许昭阳的眉头紧锁,他深知面前的阻碍不仅来自于案件本身的复杂性,更在于体制内的种种现实考量。
心中虽有万般无奈,但他并未就此放弃。他调整了一下情绪,用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再次尝试说服达琦明局长:“达局长,我完全明白您的顾虑。
这样的旧案重启确实耗时耗力,而且难度极大,可能到最后还难以定论。
但这不仅仅是关乎法律的公正,更是那些受害家庭长达十数年的等待与期盼。他们的痛苦,不应该被时间所遗忘。”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坚定地望向达琦明,继续说道:“考虑到您的难处,我有个提议。
这个案子,由我和我的同事们来负责调查。
我们不需要额外的资源分配,也不需要占用局里太多的人力。
我们只请求能够获得合法的执法权限,以及查阅相关卷宗的权利。
这样一来,如果案件得以破解,所有的荣誉与功劳,自然归功于咱们市局;而万一,我们未能成功,所有的责任,由我个人承担,和你们没有任何关系。”
这番话,许昭阳说得诚恳而坚决,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于正义的执着追求和对那些失踪孩子家庭的深切同情。
他的提议,既体现了他对现实情况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的担当与决心,试图在制度的框架内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达琦明局长静静地听着,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评估许昭阳的决心与诚意。
办公室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每一秒的沉默都显得格外漫长。
终于,局长笑了笑,心里盘算着这个不亏本的交易,但嘴里还说着,“既然许处长这么有信心,那我就帮这个忙,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