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时间长了,肯定会有矛盾,朋友之间最好不要在一起做生意,一但牵涉到金钱利益,任何关系都长久不了。
所以除了最开始的那批货是大家按投入的钱分钱,后面都是各家卖各家的。
刘玉溪也就是寒暑假的时候卖卖衣服,后面也卖电子表和墨镜,别看墨镜不值钱但是利润大啊。
从广州拿货量大的话是1.5元一副,到了北京出货是3到5块,刘玉溪他们卖是8到15块,接近两倍的纯利润,总价低,好出手,不存在过时压货压钱的情况。整一个短平快,所以,暑假的时候,刘玉溪卖衣服是肯定会带上墨镜的。
也是因为这几年跟着刘玉溪的卖货经历,在80年代中后期下岗潮来临时,院里的人那是一点都不慌,甚至当时早就有人停薪留职专门开店做生意去了。
刘玉溪买四合院没有瞒着院里的邻居,后面卖货的钱一多,刘玉溪就买房子,院子里的人都认为跟着刘玉溪不会错,毕竟从她父母去世,她做的所有的事都是对大家有好处的。
所以刘玉溪在哪买房子,他们就在哪买房子,买不了大的就买小的,暂时钱不够,那就再攒攒,等钱够了再去买。
刘玉溪从不主动劝院里的人做什么,但是院里的人问她什么,她也会实话实说。
等知青大规模返城的时候,刘玉溪从隔壁院子找了个靠得住的返城知青,专门帮她管着后面买的房子出租,院子里的人买的房子只要有空的也交给了那人。
后来那人自己实在忙不过来,就又招了几个人品过关的返城知青,办了一个房产中介公司,毕竟和刘玉溪打交道多了,带听不听的也能学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