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博笑着摇了摇头,擦了擦额头的细汗,笑道:“给陈叔做了个挑担,刚送过去,他老人家挺满意的。这不,工钱都给了。”
听完之后,阿强和其他几个年轻人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串子,行啊!”
这时,同村的李大壮,好奇地打量着林学博,眼睛一亮:“我听说你手艺好,还会打柜子呢?我家正好想换个新柜子,你能不能帮我也打一个?”
林学博想了想,诚恳地说:“大壮哥,打柜子当然可以,不过我现在手头还有几个活没干完,得按顺序来。你要是着急,我可以先帮你排上号,等前面的活忙完了,立马给你动工,怎么样?”
李大壮一听,连忙点头:“不急不急,能做就行。你这手艺,我等得起!”
正当两人交谈之际,一位路过的妇人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停下脚步,笑眯眯地跟两人打了声招呼:
“串子啊,大壮,你俩聊得挺热乎呢?听说串子手艺好,以后咱们村里人家里缺啥少啥的,可都指望你了。”
林学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哪里哪里,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是一把。婶子,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妇人笑着回答:“哦,我去田里看看我家的菜长得咋样了。你们继续聊,我先走了。”
说完,便匆匆离去。
回到家,林学博径直走进厨房,只见父亲正在修农具,母亲则在一旁缝补着衣物。
“爹,娘,我回来了。”
林学博轻声喊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林文鸿抬头,看到儿子满面春风的样子,好奇问道:“老三啊,何事如此开心?”
林学博将今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二人。
林文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林学博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是好事。记住,无论做什么,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把手艺做好,这样路才能越走越宽。你可得好好干,别给咱家丢脸。”
赵月娥也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活:“我儿出息了,娘心里高兴。以后啊,娘就盼着你手艺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不过啊,也别太累了,要注意身体,知道吗?”
林学博听着父母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父亲,坚定地点了点头:
“爹,娘,你们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