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偏执求爱,导致惨案!1998年邢台市“6·12”特大爆炸案

1998年6月12日下午,河北省邢台市区上空浓云密布,闷热难熬。午后4时后大雨倾注,平时人来人往穿梭不断的邢台豫东市场渐渐人稀声静。傍晚7时10分左右,忽听“轰”地一声巨响,刹时间大地颤动、房屋摇晃。

人们惊呆了,大家都误认为是发生了大地震。惊恐过后,许多人才纷纷跑出家门,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只见豫东市场北二街52号院东大门外一片乱糟糟的景象,8间简易房被炸塌,四周硝烟弥漫,地上散留着4条淌着血的人的下肢,需仔细辨认才可看清是一对男女青年的腿脚。身躯和头颅已经炸飞,周围墙上到处有血肉碎块。52号院东侧71户居民的门窗玻璃被震碎。

震惊、愤怒的群众在为死者惋惜的同时都在咒骂作案人的残忍。很快便有人拨通了110的电话报警。

接到报警后,邢台市公安局张、李二位副局长立即带人赶赴现场。随后,邢台县公安局主抓刑侦工作的王副局长也带领刑侦技术人员赶到,与市局并肩开展侦破工作。市委仟副书记、县委关副书记均先后到达现场对侦破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经现场勘察,收集到残缺不全的男女尸体各一具,女人只有半个脸皮,男子的上额部也有一块带发皮肤。还收集到女式灰色高跟皮鞋一只,红底白花布一块,钥匙一串,兰领花衬衣一片和一个电话号码本。

根据现场遗留物,刑侦人员连夜冒雨对豫东市场、豫西市场和附近四个农村的居民、工商户、企事业单位、饭店舞厅等进行走访调查,寻找尸源和知情人。大家顾不上吃饭、睡觉,先后走访了1000多人次……

直到次日早6时,才查明被炸死的女青年叫安凤英,现年24岁,系邢台县工商银行豫东市场储蓄所职工;同时炸死的男人叫张成群,又名张老三,25岁,邢台县将军墓村人,该人就是这起爆炸案的制造者。

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走上绝路的呢?

这得从安凤英随父下乡说起。邢台县太行山区的将军墓镇,距邢台市区百余里。虽然不如城市繁华,但交通方便,物产丰富。再加上曾是革命老区,便逐渐形成了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年前,安凤英的父亲在将军墓附近的邢台县第九农机厂任厂长时,把安凤英安排在将军墓镇上的一个商店工作。

家住将军墓的张成群中学毕业后高考落榜,只好在家务农。当地人多地少,农闲时间较多。不太安分的张成群经常在镇上转悠。将军镇上有几家商店、几个饭店他都一清二楚。当他见到了年龄与他相近、端庄秀丽的安凤英以后,他便频频光顾安所在的那个小商店。

张成群虽然说不上潇洒英俊,但有文化,能言善辩。渐渐地他们相识了、熟悉了,并逐渐谈起了恋爱。

后来,河坝上、柳阴下经常见到他们的身影。安凤英曾去过张成群的家。有一段时间两个人竟然达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但当安凤英把这件事和父母说了以后,父母都坚决不同意。他们要在邢台市为女儿找工作、选对象,不能让她在深山沟里过一辈子。安凤英一下陷入了两难境地,既舍不得和张成群分手,又不敢违反父命。她表面依了父亲,而在背地里由于张成群的紧紧追求,又与他保持着联系。过起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生活。

后来,安凤英的父亲调到市里工作,很快就把安凤英安排到市区一家储蓄所上班。环境变化了,安凤英的思想也开始变化,虽然还没有和张成群断绝往来,但当初那种非张不嫁的念头开始动摇,对张成群的态度逐渐冷漠,而张成群对安凤英却痴心不改,眼看着到手的爱人要飞走,心里百般焦虑。

为了紧紧扯住这张情网,张成群过不了几天就要给安凤英写一封信。两人被炸死后,在张的住室里还搜出了10多封尚未发出的情书。

在封信中他写道:“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唯独不能没有你。为了你,我什么都不在乎——包括我的青春,甚至生命。”

张成群经常到邢台市那家储蓄所去找安凤英,她不在单位时就到安家去找,但他不敢进去,便在安家附近等着。有时还通过院墙的缺口偷偷往里边张望,希望看到安凤英的身影。用张的话说,只要能看到安凤英心里就很知足了。

张成群还单独制定过与安凤英离家出走的计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安凤英与市区一些人员交往的增多,对身居山区的张成群的感情渐渐淡化,张成群几次约会都被她拒绝,两人的关系频临崩溃。

这时的张成群如果能够正确面对现实,平静地与安凤英分手,悲剧就不会发生。可他却偏偏沿着自己的畸形思路径直发展。到了1998年当张成群多次到邢台市去找安凤英遭到拒绝后,他才彻底绝望了。他曾无奈地在一个石林牌的烟盒上写着“忍、忍、忍、忍无可忍,愁、愁、愁、愁上加愁。”后来他的精神失常了。

6月11日他携带着雷管和炸药从将军墓来到邢台市里,决心与安凤英同归于尽。

次日下午,他潜伏在安凤英上下班途经的豫东市场,5时许,安凤英撑着雨伞从单位往家里走,刚到豫东市场,张成群便急忙迎了上去,没顾得着说话,搂住安凤英的脖子将她挟持到北二街52号门市的东侧,疯狂地拉开了雷管,随着一声巨响,悲剧发生了。

偏执求爱,一场惨案就这样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