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青岛科幻月刊

“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咱们画不出来科幻题材的连环画,主要是缺好故事。

要是能找到会写科幻故事的人,不就解决问题了?”王强摸了摸下巴,给出了自己的主意。

“对呀,可上哪儿找能写科幻故事的人呢?”张海东眼睛一亮,连忙追问。

“当然是找那些接触最前沿科技的大学生了。大学生脑子活,又了解最新科技,写科幻故事再合适不过。”

“那哪个学校的大学生能接触到最前沿科技呢?”张海东紧接着问。

“那肯定得是北京的清华和北大啊!全国最厉害的学生都在这两所学校,

他们能接触到顶尖的科研资源,写科幻故事的素材肯定不缺。”

“这可太好了!正好我的下一部作品还没想好画什么呢,我收拾收拾东西去北京!”

生活中,有些人只会嘴上说得热闹,真到行动的时候就没了下文,典型的嘴强王者。

可张海东不一样,他是实干派,想做就去做。

张海东琢磨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得先去出版社瞅瞅通知原文。

到了出版社,将通知他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心里愈发觉得这事儿靠谱。

正准备走呢,他又听工作人员说这通知内容马上要在报纸上刊登。

张海东等着报纸发售,一早就守在报摊前,一口气买了好几张。

回到家,和家人商量好后,就匆匆忙忙收拾行李,赶去火车站,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这边张海东刚到北京,另一边,文化部的一位领导正坐在办公室里看报纸。

看到青岛出版社刊登的那条关于应对国外连环画冲击、主推科技题材连环画的信息,满脸不屑。

他刚看完今年所有出版社出版连环画的数量统计,发行量都达到7亿册了,

这销量已经是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销量最高的一年了,哪来的什么危机?

在他看来,青岛出版社发的这消息,纯属危言耸听,夸大其词。

当然他知道现在青岛出版社每年赚取着大量的外汇,没必要在这件事上与青岛出版社较真,所以就当不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说张海东,好不容易到了北京,直奔清华大学。站在清华校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学生,他一下子懵了。

他心里直犯愁:这么多学生,我该咋问,才能找到能写科幻故事的人呢?

王海东根据与同学们询问搜集来的信息,对于机械,化学,生物方面的的佼佼者进行了沟通,

张海东愿意将稿费的一半分给创作者,很多人虽然很感兴趣!但是听说要写剧本,都纷纷的摇头,一方面是学业太忙了。

另一方面是以未来技术写剧本自己能力有限,

张海东问了好多人都没结果,有些心灰意冷。

就在这时有人给张海东提出建议,在公告了上发布信息,

同时将国外连环画在外入侵中国的事情讲清楚,让大家激起爱国欲望!这样可能会有有能力的人站出来。

张海东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谢过这位同学后,来到学校公告栏前。以最大号字体、最醒目的方式写下一则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