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万泉县。
此地位于山西省的西南角,相对贫瘠,主要原因在于周遭没有水源。
这是极为少见的,山西背靠黄河,支流众多,几乎所有州县都是傍水而建,大多距离水源不会超过三十里,可是万泉周遭能用以灌溉的河流,最近也有五十多里的距离,正是黄河干流。
不过还好,万泉以东,稷神山以西的谷中有着几处天然水井,经过数千年的加工,如今倒也勉强够百姓日常生活所需,这几处水泉也是万泉县名字的由来。
可是仅仅依靠井水来灌溉,这个效率属实低到没法看,所以整体来看,这儿的土地利用率是极低的。
这个地方的百姓也是积极性最差的,让他们开荒……谁都没有开集贸荒啊!
按照钟年的猜测,如今朱棣大权在握,自上而下阻止显然是不可能了,那么就只剩下自下而上这一条路了。
但是临近水源地区的百姓对于开荒领补贴的积极性还是在线的。
所以像是万泉县这种地方,恰恰是最容易被说动的。
更何况这里距离太原相对较远,交通条件也不好,跟外界的通信能力极差,虽然说在这儿的士族富绅也相对少很多,可毕竟是一个县,肯定还是有的。
经过这么多天的时间,再加上黄承安那一帮人给钟年提了个醒,他现在也大致明白了士族富绅抵制开荒的症结所在了。
首先就是随着开荒,越来越多无地的佃户会获得土地。
有了自己的土地谁还愿意给地主打工?这年代的老百姓对于土地的执着近乎疯魔,当初老朱家要是有个一亩三分地,哪还有后面的事?
因此佃户大量转回农民,这对大地主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让地主自己去耕地播种这不现实,在一个王朝初期强行兼并土地他们又不敢,只能依靠天灾等等方法低价收购。
而且根据大明律,地主名下的土地如果荒废达到两年,那……朱棣会让你知道菜市口的血为什么这样红。
哦不对,都不用菜市口,就地就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