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沉声开口,抚蒙既然是国策,那么后宫嫔妃便没有了置喙的余地。
“皇上,臣妾并没有干政的意思,皇上膝下唯有淑和和温宜两位公主,在名义上都要称臣妾一声母亲。”
“既是教养女儿之事,自然算不得朝政大事,臣妾今日来并不是想让皇上撤销公主抚蒙的国策,只是想平常心的和皇上说说如何教养儿女。”
华贵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缓,见皇上神色微微动容,便令颂芝呈上了她调查出来的结果。
皇上也有一母同胞的姐妹,让他看看他的姐妹在蒙古过的都是什么日子,难道他愿意让自己的女儿未来也过这样的日子吗?
本来只是听华贵妃这么说,皇上心中还没有什么感触,但真看到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在蒙古过的日子,皇上也不免动怒。
“皇上,公主抚蒙乃是大清国策,臣妾不敢置喙,后宫不得干政乃是祖宗规矩,臣妾绝不敢犯。”
“只是,既然看到了其中的不足,便应予以改正,臣妾请求皇上,召回已出嫁公主的教养嬷嬷,起码不要让公主和驸马见一面,都需要一个奴才的允许。”
华贵妃狠辣的开口,不过是内务府分配的奴才,竟然敢磋磨主子,若真是召回了,华贵妃便不会放过这群人。
皇上心中其实动容了,但公主已经嫁去了蒙古,便是蒙古的媳妇。
若是大清横加干预,怕是会引起蒙古各部族的不满。
牵扯到朝政,便不仅仅是后宫的事,皇上考虑的便多了些。
“你能想到淑和、温宜的教养,朕很欣慰,公主教养的事,朕会和考虑,至于其他的,你先回去吧。”
皇上的意思很明确,若是还没出嫁的公主,他是愿意考虑的,但是已经出嫁的,要不要因此得罪蒙古,他还需要权衡。
年世兰来的那刻起便知道皇上的态度,公主在蒙古早逝的事,皇上不可能不知道。
毕竟发丧也是要告知这边的,所以只是装作不知道罢了。
遣妾一身安社稷,若是一个小小女子便能稳定边疆,那为何要大肆动兵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谓的抚蒙国策,不正是用小小女子平息蒙古的野心吗?
如今蒙古部族的表面臣服,除了大清给的金银之物外,不就是因为这一条条年轻鲜活的生命吗?
若不是公主的陪嫁丰厚,蒙古部族为何每年都要求娶公主。
偏偏大清的公主被教养的除了琴棋书画什么都不会,这不相当于羊羔进了狼群吗?
年世兰出身武将世家,骨子里的狠辣之气哪怕是在京中教养多年也不曾平息。
听到皇上这么说,她利落的从养心殿离开了,但一语却是激起千层浪,
当今圣上仅有淑和、温宜两位公主,但是先帝爷子嗣昌盛,许多太妃一辈子只有一个女儿,还嫁到了蒙古,常年见不到本就思念。
再听到女儿竟然还受奴才的磋磨当即就不干了,纷纷去了太后宫中想要一个说法。
但小小女子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虽然这些太妃平日里都在宫中诵经祈福,但也都是世家贵女选出来的,若是联合在一起,也能涵盖京中的大部分世家。
况且当今太后也有亲生的女儿嫁去了公主,所以对待这件事情上也有偏颇。
于是所有的目光便都集中在了养心殿。
安陵容没想到贵妃竟然这么刚,不仅查出了教养嬷嬷磋磨公主的事,更是要求皇上直接改进现有的教养规矩。
这相当于直面和皇上硬刚了, 更何况,她当日还穿了贵妃服制,根本就是想闹到的意思,现在太妃们轮流去太后宫里讨要说法,就是太后也扛不住这个压力吧。
皇后为了一个嫔妃进宫,导致宫中流言纷纷。
而华贵妃哪怕搭上皇上的宠爱,也要为公主们讨一个说法,谁高谁低,自然十分清晰明了。
皇上为此被吵得心烦,心情不佳,便想到了永寿宫。
“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安陵容巧笑倩兮的行了一礼,如今弘昭说话已经十分利落了,一口一个皇阿玛把皇上哄得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