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这辈子跟定你了(四千多字求月票)

前世他在高朋网工作的时候,没少和这家网站打交道。

他也是灯下黑,这家公司就在眼皮底下成立了,也没发现。

主要他一天忙工作,很少像个普通年轻人一样去关注吃喝玩乐。

像董爱之这些留学生都知道这网站,而他却不知道。

同时也暴露了远景资本一个问题,发掘商业项目的能力太弱。

或许公司那帮年轻人知道这个网站,但没人看好,更没人上报。

夏景行打定了主意,回去一定要好好问问,追溯一下,看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现在他也不想了,开始回答邱志义的问题。

“你们还想在Yelp打广告?不是人手不够,忙活不过来了吗?”

邱志义笑了笑,“忙有什么,赚钱要紧。

而且我们还打算再开两家分店,一家开在圣何塞,一家开在奥克兰。”

夏景行这下懂了,这老哥应该是尝到互联网广告的甜头了,想要快速扩张,甚至是去打造一个中餐品牌。

“一次性开两家店,投入不小,风险也不小,你可要想清楚。”

作为朋友,夏景行还是友好的提醒了一句。

“这我知道,所以那两家店,除了总店出一部分资金外,我们老家的亲戚也都愿意帮助一把。”

夏景行点点头,“好吧,只要你想清楚了就行。”

“对了,你想要打造一个中餐品牌,想好客户定位没有?眼下这个,只能算中低端快餐吧?”

邱志义点头,“这个你之前就提醒过我,我已经想清楚了,就做快餐,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做快餐。

别看美国是个发达国家,穷人、失业的、领救济金的、提前消费的……

多不胜数!

如果做高端中餐,估计开不了几家店。

而且美国人文化和我们不一样。

他们的高端聚会,肯定不会选择中餐。

中餐只会被他们视作一种猎奇,而无法成为常规性的聚会场合。

事实上,开店这么久了,我发现还是底层人民更喜欢吃中餐。

最主要的,做成肯德基、麦当劳那种,方便复制、快速扩大规模啊!

熊猫快餐已经给我们趟出了一条路,我们照着做就行了。”

邱志义口中的熊猫快餐,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中式快餐,符合美国人口味的那种中式快餐。

创始人还公开讲过:永远不会把店开到中国来。

这也是创始人心里明白,自家的中式快餐,其实就披了一张中餐皮,沾了一个熊猫的名字,其他的一切,都已经和中国沾不上边了,来中国肯定扑街。

夏景行记得,熊猫快餐发展势头很不错,一直在走上坡路,到2020年,好像已经达到了2000多家分店,20亿美元营收,2万多名员工,算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业案例。

“熊猫快餐1983年就成立了,如果要追溯到创始人程正昌父亲那一代,其父亲好像还担任过常凯申的私人厨师,烧得一手好江浙菜。

他们现在有几百家门店,你硬抄他们的话,很难做大规模。

除非你另辟蹊径!”

夏景行淡淡道:“PFChangs(华馆)的模式考虑过没有?

这家1993年开出第一家门店,1998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现在已经拥有近百家门店了。

他们的定位是,比快餐精致,比正餐放松的小餐馆,或者说休闲餐厅,可以定位于中端餐饮。

成功秘诀是,把西餐厅环境舒适、管理及服务质量高的长处,和中餐馆食物味道鲜美、价格低廉的优势结合起来,让食客们在轻松的西式餐厅气氛和熟悉的西式服务里,享用美味可口、价格实惠的中餐。

在装修上面,我看也很下了一阵工夫。

门前都由兵马俑作为标志,店内装饰精致、典雅,墙上有中国古代仕女壁画和考究的中文书法,费尽心思去营造出一种中国文化环境。

老外就喜欢这种调调,也算是一种中西合璧吧!”

说实话,夏景行觉得要把中餐馆做成品牌,做大,还是在美国,很难很难。

特别是前面还有熊猫快餐和华馆,这两家各自占据了一条路。

作为后来者,好运餐厅要么弯道超车;

要么就只有避开竞争,去开启一种新模式,大家不在同一个维度上竞争。

“你说的华馆,我仔细研究过,它的那种模式不适合我们,除了没那么大的资本去投入,他们也算是把路给堵死了,很难去模仿甚至是超越。

作为后来者,我觉得像熊猫快餐那样去发展,应该还有点机会。

你看,美国还有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这么多快餐竞争,中国还有个德克士。

在美国诞生第二家大型的连锁中式快餐,也并非没有可能。

我会多花点心思在菜品上面,争取做点和熊猫快餐不一样的东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