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萧珩“购买”的年货打底,萧猛从那车里不断的往外搬面粉、青菜、苹果、猪肉、牛肉、羊肉、干果甚至还有珍贵的饴糖,整个营地瞬间陷入了筹备过年的狂热之中。
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期盼,全都化作了这股热火朝天的干劲儿。
妇女们聚在最大的地窝子里,围着火炉,用缴获的布匹和之前攒下的皮子边角料,笨拙却认真地给家人改制新衣,哪怕只是多个补丁,也力求整齐。
巧手的婆子们则拿着苏晚晴提供的红纸和小剪子,照着苏晚晴画的简单花样,小心翼翼地剪出歪歪扭扭却充满喜气的窗花——胖鱼、歪桃、还有四不像的福字。
男人们也没闲着。
识字儿的人被拉来写春联,没有金粉,就用墨汁掺了点金褐色的矿物粉,在红纸上写下“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的吉祥话,虽然字迹算不上多好,但一笔一划都透着郑重。
萧猛则带着人,用竹篾和红布糊了几十个简易的灯笼,挂在了各间地窝子和帐篷门口。
孩子们更是像撒欢的小马驹,在营地里跑来跑去,追着苏晚晴“苏姐姐”、“苏姐姐”地叫,眼巴巴地看着她装满了零嘴的袖袋。
苏晚晴被缠得没法,只好掏出几块饴糖分给他们,看着他们如同吃到仙丹般珍惜地舔着,小脸上满是幸福,她也忍不住跟着笑。
苏晚晴的“奇思妙想”更是层出不穷。
她指挥着人用温泉水浸泡豆子,尝试发豆芽;又找来石膏,带着几个妇人折腾着用石磨磨豆浆,点卤水,竟然真的做出了一板颤巍巍、嫩生生的豆腐!
虽然品相一般,但在这苦寒之地,已经是了不得的新鲜吃食了!
“这可是温泉豆腐!别处想吃都吃不着!”苏晚晴得意地宣布,立刻收获了众人崇拜的目光。
夜幕降临,山谷里没有璀璨的灯火,但每一间地窝子门口都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与巡逻队伍手中的火把交相辉映,将那点点的、温暖的红光投射在雪地上,投射在每个人带着笑意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