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谁怕百姓识药

苏州城的晨雾还未散尽,青石板上已聚了一圈人。

沈知微立在茶楼二楼临窗处,茶盏里的碧螺春凉了半截。

楼下衙役的铜锣声撞进窗棂,“哐当”一声震得她耳膜发疼——那面镶铜边的铜锣正敲在新贴的告示上,朱笔写的“净典令”三个字被晨露浸得发亮。

“私授医术者,斩;藏白话医典者,流;聚众讲药者,以谋逆论。”她盯着告示最后一行,喉间泛起铁锈味。

三日前刚送走的铁匣里,《活页医典》第二册的墨香还残留在指缝,此刻却见五个老药农被麻绳捆着游街,粗布衣裳沾着泥,其中一个白胡子老头的裤脚还在滴血。

“那是城西药铺的张老爹。”小满扒着窗沿,指甲掐进木棂,“上个月我去采白芷,他还教我认过川穹和抚芎的根须差别。”

沈知微的听诊器突然在腕间发烫。

她垂眸,铜管前端的血晶滤膜正对着楼下——那个被押在中间的灰衣老汉,腰间布包鼓起的形状,分明是本折了角的牛皮纸书册。

“《活页医典》第二册。”她低笑一声,指节叩了叩窗台,“他们越怕,越说明我们走对了。”

楼梯传来玄铁尺撞击木阶的清响。

谢玄掀帘而入时,披风上还沾着露水,袖中密报被攥成硬壳:“陆青崖在城南设了净典坛。”他将半卷供词拍在桌上,“初一十五焚书,说他娘是‘乱世疫首’的妻子。”

沈知微展开供词,泛黄的纸页上有行批注被朱砂圈了三遍:“柳氏着书,致匠户女皆敢言脉象,遂引宫变。”她的指尖突然顿住——“柳氏”是母亲的姓氏,当年那把烧了医械房的火,原来不是意外。

“当年他们烧了我娘的器械,现在烧我的书。”她将供词按在胸口,血晶滤膜隔着布料灼得皮肤发红,“可陆青崖披麻戴孝的样子,倒像在替谁守灵?”

“替旧规矩。”谢玄的指腹摩挲着玄铁尺的刻痕,“他娘是前太医院首座的通房,当年柳医正编《通俗脉诀》,断的就是他们这些‘医官世家’的财路。”

楼下突然传来骂声。

沈知微探身望去,张老爹被衙役踹跪在地,粗麻绳勒得手腕渗血:“老东西还笑!你说蒲公英能治疮?贵人的金疮药是你能评的?”

“蒲公英配忍冬藤,消肿比金疮药快三分。”张老爹吐了口带血的唾沫,“当年我给陈娘子治奶痈,用的就是这方子——”

“掌嘴!”衙役的皮鞭抽在老人背上,“贱民也配提贵人名讳?”

沈知微的指节捏得发白。

她抓起茶盏一饮而尽,青瓷盏底磕在桌上发出脆响:“去把张老爹保下来。”

“大人!”小满急得直搓手,“这告示刚贴,现在出头——”

“正因为刚贴。”沈知微扯下腰间玉牌,“掌医监的牌子还能用。”她顿了顿,又补了句,“顺便查查这衙役的班头,昨日收了清源社多少银子。”

谢玄突然按住她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