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上的距离,终究阻隔不了家人之间深深的爱与牵挂。
他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努力着,成长着,为了心中那份对家的责任,也为了下一次更加圆满、更加值得期待的团聚。
实验室的灯光还在不远处等着她,数据的最终修正和完善、以及项目报告的撰写工作,正进入最紧张的最后阶段。
这个七月,就在汗水的浸润、数据的陪伴和对家人无尽的思念中,过得飞快,却也格外充实,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的脉搏和家庭的温情之上。
一九八一年,九月。
几场秋雨过后,暑气彻底偃旗息鼓,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草木洗濯后的清新气息。秋风送爽,吹走了夏末最后一丝黏腻,天空变得高远澄澈,是那种北方秋天特有的、爽朗的湛蓝色。
县一小崭新的校门口,这天早上格外的热闹,几乎成了人的海洋。到处都是背着五颜六色新书包、被父母或祖辈牵着小手送来的孩子。
有的孩子像出了笼的小鸟,兴奋地东张西望,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有的则显得怯生生的,紧紧抓着大人的衣角或手指,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闪着不安和依恋的光,小嘴抿得紧紧的。
顾辰翊一身洗熨得笔挺的军常服,风纪扣扣得一丝不苟,身姿如松柏般挺拔,在熙攘的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
他一手牵着予安,一手牵着予乐,迈着稳健的步子走来。
予安背着他朝思暮想的、印着银色小火箭的军绿色新书包,小胸脯挺得老高,脑袋昂着,乌溜溜的眼睛亮晶晶的,像两颗浸在水里的黑葡萄,里面满是对新环境的探索欲和迫不及待。
予乐则背着她那亮红色的、带磁扣的新书包,小手把书包带子攥得紧紧的,指节都有些发白。
她看着周围那么多陌生的小朋友和喧闹的大人,听着此起彼伏的说话声、叮嘱声,下意识地往爸爸身边靠了靠,几乎要贴到爸爸那坚实的裤腿上。
顾辰翊感受到女儿的紧张,停下脚步,沉稳地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与两个孩子齐平。
他伸手指着不远处一排红砖平房中间挂着“一年级一班”牌子的那间,语气平和而肯定,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看到了吗?那就是你们以后学习知识的地方,一年级一班。”
他先看向儿子,目光里带着信任和托付,“予安,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妹妹,记住了吗?”
随即又转向女儿,声音放得更缓了些,“予乐,跟着哥哥,不用怕,老师和同学都会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