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春暖花开

分离,是为了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得更加耀眼;等待,则是为了下一次交汇时,能照亮彼此更广阔的天地。

一九七九年,三月。

春风终于挣脱了最后一丝寒意的纠缠,变得柔和而富有渗透力。它吹过海面,带来湿润的暖意;拂过山岗,唤醒了沉睡的草木。院子里的土地彻底苏醒,变得松软而肥沃。

乌桕树的芽苞已然绽放,嫩绿的新叶星星点点,虽未成荫,却已焕发出勃勃生机。菜地被重新精心整理,顾辰翊带着孩子们种下了早春的菜种,湿润的泥土下,正孕育着新的希望。

小院里的生活,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在陆云瑶离开后,迅速而精准地进入了新的运行轨道。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离愁别绪,而是一种井然有序的忙碌和各自努力的踏实感。

顾辰翊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不仅要确保家庭的正常运转,还要负责孩子们上下学的接送和学业辅导。

每天清晨,他都是小院里第一个醒来的人。生火做饭,准备早餐,检查孩子们的书包和水壶,然后准时在七点前,带着予安和予乐出现在营区通勤车点。他高大的身影和两个乖巧的孩子,成了清晨里一道熟悉的风景。

下午四点,他又会准时出现在下车点,接过孩子们的书包,仔细询问他们一天的学习情况。

晚饭后,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顾辰翊坐在桌旁,予安和予乐一人一边,摊开课本和作业本。

他依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的拼音和算术题背后的原理,但他能检查字迹是否工整,答案是否认真完成,更重要的是,他能给予孩子们一种专注学习的氛围和态度上的引导。

他发现,上学后的予安和予乐,有了明显的变化。

予安依旧活泼好动,但在课堂上学会了遵守纪律,回到家会主动分享学到的儿歌和体操;予乐则更加沉静,对书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抱着一本注音读物能看上好一会儿。

他们的世界,不再仅仅局限于小院和营区,开始有了“老师”、“同学”和“课堂”这些新的概念。

顾辰翊的“作战日志”也随之更新,内容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