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所未有的、完整的圆满感,如同温暖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所有的等待,所有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加倍的报偿。
陆云瑶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向他。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个带着泪花的、无比释然和安心的笑容。
顾辰翊伸出手,不是握手,而是极其自然地、紧紧地握住了她空出来的那只手。他的手掌依旧温热、粗糙,却带着一种将她牢牢锚定的力量。
“走吧,”他握紧她的手,声音低沉而平稳,仿佛她只是出门逛了个街,“我们回家。”
阳光透过车站高大的玻璃窗,将一家四口依偎在一起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秋风吹拂,带着收获季节特有的醇厚与满足。
这一次,是真的回家了。漫长的等待,终于抵达了温暖的彼岸。而前方,是历经分别后更加懂得珍惜的相守,是各自成长后更加坚实的未来。
一九七八年,十月(下)。秋日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在小屋的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肥皂的清新和炉火上炖煮食物的浓郁香气。陆云瑶的归来,像一块精准嵌入的拼图,瞬间完整了这个家,也让小院的气息从焦灼的等待切换至安稳的团圆。
最初的激动与泪水过后,生活迅速回归了它应有的、带着暖意的琐碎与嘈杂。
陆云瑶几乎是被孩子们“绑架”着,参观了家里这大半年来所有的变化——墙上贴满的画作、窗台上晾晒的向日葵籽、予安码放整齐的“军火库”、予乐记录生活的画册和日记本。
她听着孩子们争先恐后、语无伦次地讲述着各种趣事,眼睛湿润,嘴角却始终上扬。
顾辰翊退居幕后,沉默而高效地打理着一切。他烧好了热水,找出了陆云瑶在家时穿的舒适旧衣,将炖得烂熟的鸡汤端上桌。
他看着妻子被孩子们簇拥着,那张清瘦却神采奕奕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回到舒适区的彻底放松和幸福,他心中那块悬了许久的巨石,终于安然落地。
接下来的日子,是密集的“补偿”与“融入”。陆云瑶试图弥补所有错过的时光。
她陪着予安在院子里进行“军事训练”,耐心听他讲解各种“战术”;她抱着予乐,一页页翻看那本厚厚的画册,听女儿用清晰的语言描述每一笔色彩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