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蚕吐绿暗生春

这不是一匹普通的绸缎,这是她破茧重生、亲手开创的事业的第一个结晶!是她将诗画之意、将自身风骨,织进了这经纬之中!

“好……极好!”黛玉终于开口,眼中竟泛起一层薄薄的水光,但那水光后,是璀璨如星火的亮光,“詹先生,代我重重犒赏两位老师傅和所有工匠!告诉他们,黛玉拜谢!”

“姑娘言重了!”詹信亦是感慨万千,“老师傅们说,能织出如此有风骨的料子,他们这辈子也算值了!他们还问,下一批料子,姑娘想织什么纹样?”

黛玉走到书案前, 目光扫过窗外那几竿真实的翠竹,又落回案上她日常练笔的残荷小品, 心中已有计较:“下一批,就织‘残荷听雨’吧。经霜之后的荷叶,别有韵味。”

“是!”詹信躬身应下,捧着那匹如同艺术品的绸缎,如同捧着稀世珍宝,退了出去。

书房内恢复了宁静。黛玉却无法再静心看书。 她踱到窗边,凭栏而立。 夕阳的余晖为庭院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那几竿竹子挺拔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 她伸手,窗外竹叶的叶尖恰好能触到她的指尖,带来微痒的触感。

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着成就感、希望与淡淡自豪的情绪,在她心间缓缓流淌。她不再是那个只能困于愁绪、依赖于他人善意的孤女。她可以用自己的才华和意志,创造出实实在在的、美好的东西。

晚风撩起她鬓边一缕碎发,她并未理会,只是微微扬起了唇角。 那是一个极浅淡、却真实无比的笑容。

几日后,这匹名为“竹影天水碧”的绸缎,经由詹信谨慎的关系网,悄然送入了几位素有鉴赏力的贵妇府中。它并未在市面上公开售卖,但其独特的韵味和背后的故事,却迅速在顶级的女眷圈中引起了轰动。物以稀为贵,更何况是如此富有诗情画意和传奇色彩的料子。很快,便有不下十家府邸派人前来打听,欲重金求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黛玉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热度冲昏头脑。她深知“奇货可居”的道理,更明白眼下产量有限,必须维持其稀缺性。她吩咐詹信,暂不接大量订单,只接受极少数定制,且价格定得极高。她要的不是一时暴利,而是稳稳地打下“竹影轩”绸缎高端、雅致、独一无二的名声。

与此同时,她将第一批售出绸缎所得的利润,大半用于改善织坊工匠的待遇和扩充设备,小半则仔细存起,作为日后发展的根基。她甚至开始跟着詹信学习更深入的账目管理,那纤细的、惯于执笔抚琴的手指,如今拨起算盘来,竟也渐渐熟练,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