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满小楼抉择难
桑园与织坊的事宜,在詹信谨慎的操持下,悄然推进。詹信在京郊寻到了一处合适的院落作为工坊,又几经周折,从江南请来两位因战乱流落至此、手艺精湛却时运不济的老织工。黛玉听了回禀,并未亲往,只让詹信全权处理,但每有花样、颜色的定夺,詹信必会带了样本回来请她过目。
这日,詹信又来了,带来的却不是绸缎样本,而是一张更为考究的洒金请柬,以及一份礼单。
“姑娘,北静王府又派人来了。”詹信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三日后,王爷在府中别院设‘赏荷小宴’,请帖指明邀姑娘赴会。另……这是王爷单独赠予姑娘的礼物。”
黛玉正在临摹一幅宋人小品的兰竹,闻言笔尖一顿,一滴浓墨险些滴落在宣纸上。她缓缓搁下笔,接过那请柬。 帖子上的字迹与上次一般无二,措辞却更为亲近随和,仿佛已是熟稔的旧友。她打开礼单,上面列着几样东西:一对成色极佳的 青玉镇纸,一部宋版《陶渊明集》,还有一架据说是前朝古琴名家亲斫的 七弦琴,名唤“松风”。
这份礼,比之上次的文房四宝,又重了数倍,尤其是那架“松风”琴,已非寻常赏玩之物,而是足以传世的雅器。其意味,不言自明。
黛玉指尖摩挲着请柬边缘冰凉的洒金纹路,久久不语。 窗外天色不知何时阴沉下来,初夏的第一场雷雨正在酝酿,空气闷热而潮湿,压得人胸口发堵。
“姑娘,”詹信低声提醒,“王爷接连示好,此番更是单独下帖赠礼,只怕……京城耳目众多,此事恐已引起不少猜测。姑娘还需早作决断。”
决断?她能如何决断?接受?那便是默认了外界关于她与北静王关系匪浅的流言,从此彻底卷入王府的漩涡,再难脱身。拒绝?那便是公然拂了王爷的面子,开罪当朝权贵,她这刚刚略有起色的“竹影轩”,恐怕顷刻间便会风雨飘摇。
这简直是一道催命符!
她感到一阵眩晕,伸手扶住了冰凉的桌沿,才勉强站稳。 那白玉竹节簪的尾部轻轻磕在桌面上,发出“叩”的一声轻响,在这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礼物……原封退回。”黛玉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发干,却异常清晰,“就说黛玉才疏学浅,德薄能鲜,不敢受此厚赠,恐玷污了雅器。”
詹信似乎并不意外,只问:“那赏荷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