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血书弹劾

那一夜,张玄素没有合眼。

当他从那可怕的推论中回过神来时,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他没有感到丝毫疲惫,反而有一种异样的亢奋。

一种在悬崖边上,看清了深渊全貌后的、决死般的亢奋。

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他平静地叫来下人,洗漱,更衣,用了一碗简单的朝食。然后,他将府内所有的仆役、幕僚,全部打发了出去,并下达了死命令: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踏入书房半步。

做完这一切,他反锁了书房的门。

整个长史府,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

张玄素走到书桌前,没有理会那张被自己鲜血染红的地图。

他从一个上了锁的紫檀木盒中,取出了一叠纸。

那不是普通的纸。

那是蜀中进贡的“薛涛笺”,纸质坚韧,色泽微黄,是他准备在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用来上呈天听的奏章专用纸。

他将纸小心翼翼地铺在桌上,又取出了一方他最珍视的端砚,亲自研墨。

墨汁在砚台中,一点点变得浓稠,如同他心中正在凝聚的决心。

一切准备就绪。

张玄素提起笔,手腕悬在纸张上方。

那只曾经在朝堂之上,写下无数治国策论的手,此刻,却重如千斤。

他知道,一旦落笔,就没有回头路了。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弹劾。

他要弹劾的,是当朝天子的亲生儿子,一位手握封地的实权亲王。

他要状告的,是等同于谋逆的滔天大罪。

证据?

他的证据,是李佑那些看似疯癫的举动,是他自己基于一个老臣的直觉和逻辑,串联起来的推论。

在旁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个老臣的杞人忧天,甚至是恶意构陷。

一旦罪名不成立,他张玄素,就是诬告亲王,离间天家骨肉。其下场,不仅是罢官免职,更是抄家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