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砺剑白洋淀

张百川转头对陪同的团长说:“看到没?这就是问题,鬼子会站着不动让你打吗?战场环境千变万化,训练场就要把各种情况都想到,从明天开始,各部队都要增加移动靶、夜间射击、恶劣天气下的训练科目,”

督导组将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汇总到萧参谋长那里,再形成通报和整改要求,下发各部队。

日子在紧张的训练和建设中一天天过去。兵工厂那边不断传来好消息,第一批利用新工艺复装的子弹下线,质量明显提升;新的铸装药车间投产,手榴弹的哑火率大幅下降;甚至有几个老师傅带着徒弟,开始尝试利用缴获的零件,修复一门损坏的九二式步兵炮……

部队的训练成果也开始显现。新兵的射击考核及格率稳步上升;班排战术演练越来越有章法;步炮协同虽然还谈不上娴熟,但至少不会出现炮弹落到自己人头上的情况了。

这天傍晚,张百川和罗政委、萧参谋长再次聚在指挥部里。桌上放着兵工厂送来的最新一批弹药样品和部队近期训练考核的成绩汇总。

罗政委拿起一颗子弹,掂了掂:“兵工厂算是走上正轨了,照这个势头,年底前实现子弹自给,大有希望。”

萧参谋长翻看着成绩单:“部队的技战术水平,比一个月前普遍提高了一个档次。尤其是各旅的教导队,培养了一批不错的基层骨干。”

张百川脸上却没有太多喜色,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再次投向津浦路方向,沉声道:“家底厚实了点,兵也稍微像点样子了。冈村宁次在津浦路沿线增兵、加固工事,绝不会是无的放矢。”

他转过身,看着两位老搭档:“咱们这把剑,磨了也有些日子了。是时候找个地方,试试锋芒了。你们觉得,下一步,咱们该往哪里动?”

萧参谋长沉吟道:“津浦路鬼子戒备森严,硬碰硬不明智。是不是可以考虑其沿线相对薄弱的环节,比如某个物资中转站?或者,声东击西?”

罗政委提醒道:“无论打哪里,情报必须先行。另外,兵工厂刚刚稳定,大规模作战的弹药储备,还需要时间。”

张百川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津浦路与沧石路交汇区域的一个点上:“那就再给他来个围点打援?找个肉不多,但足够让他心疼的地方,把咱们练的新兵法,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