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发展兵工厂

晋中军区的司令部搬进了一个农家大院,算是终于有了个相对稳固的指挥部,桌上摊开着根据地的建设报告和一幅详尽的晋中地图。

张百川拿起一份兵工厂的产量报表,对罗政委和萧参谋长说:“老罗,老萧,咱们现在家底是厚了,枪炮也多了,可你们看看这个,复装子弹还能勉强维持,可这炮弹,特别是山炮和步兵炮的炮弹,打一发少一发。上次七寸峡战役后期,炮兵团都快成摆设了,为啥?没炮弹了,”

罗政委接过报表看了看,点头道:“这是个核心问题,没有稳定的弹药供给,再好的炮也是烧火棍,尤其是炮弹,光靠缴获,太被动,制约我们打大仗、打硬仗的能力。”

萧参谋长补充道:“不光是炮弹,我们缴获的火炮型号杂,很多在战斗中损坏了,缺乏必要的零部件和维修工具,能用的炮数量在打折扣。兵工厂现在只能复装子弹和造手榴弹,技术瓶颈必须突破。”

张百川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山沟里兵工厂:“梅津老鬼子缩回城里,是在舔伤口,也是在憋坏水。他不会给我们太多安稳日子。我们必须趁这段时间,把咱们的基础弄得更坚固些,基础就是炮弹和能打炮,”

他转过身:“我琢磨着,光靠老赵他们几个原东北军的技术骨干和现有的设备,想搞出炮弹来,太难了。咱们得想办法请更多的人才来,搞到更先进的设备。”

罗政委立刻明白了张百川的意思:“你是说向总部求助,或者,我们自己想办法从敌占区请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对,”张百川走回桌边:“双管齐下,老罗,你以军区党委的名义,给总部和延安写份详细报告,说明我们这里的情况和迫切需求,请求上级协调,看能不能从后方根据地或者友邻部队,支援我们一些军工人才,哪怕一两个专家也行,”

“同时,”张百川带着憧憬:“老萧,你让老耿的特务营和敌工部,把这事儿当成头等任务来抓,太原、榆次、甚至石家庄、保定,那些鬼子占领的大城市里,有工厂,有铁路机修厂,里面肯定有咱们需要的技术人才,想办法,摸清情况,建立联系,不惜代价,把他们安全地请到咱们根据地里来,”

萧参谋长沉吟道:“这任务风险很大,但值得一试。我马上部署。另外,设备怎么办?造炮弹需要的车床、铣床,甚至是炼钢的小炉子,我们都很缺。”

张百川大手一挥:“买,缴获,只要能搞到,什么办法都行,跟那些往根据地运物资的商人谈,高价收购有用的机床和工具钢,组织小股部队,偷袭鬼子的物资仓库或者小型的兵站,专挑机械设备下手,告诉老耿,他们特务营的行动,也可以把获取技术图纸和设备作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