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刻意引用了一个稍显过时的计算机架构概念,来强化自己“理论野路子”的印象。

“古典意味着稳定,意味着可预测。”

对方的声音似乎带上了一丝极难察觉的玩味,“但你的‘暴论’……确实提供了新的视角。

你对国内科研环境的看法呢?

那里能容纳这种‘不确定性’吗?”

吴思远心头一凛,知道真正的试探来了。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压抑情绪,然后用一种混合着不甘和愤懑的语气说:

“容纳?他们只关心论文数量和项目经费!论资排辈,思想僵化,核心项目,我们这些没有背景的年轻人连边都摸不到!

真正的探索?在他们眼里就是异想天开!”

这番话,七分真,三分演,将他精心塑造的人设与真实的不公巧妙结合,听起来无比真实。

通话在第二十七分钟时戛然而止。

“导师”做出了评价:“你的天赋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你目前的环境中,确实被严重浪费了,这令人遗憾。”

短暂的停顿后,对方抛出了真正的鱼饵:“为了更有效、更深入的交流,或许你需要一些……更实际的帮助。

接受这个文件。”

屏幕上跳出一个经过加密的文件传输请求窗口。

吴思远没有立刻点击,而是按照预案,故作警惕地沉默了几秒,指尖在鼠标上方微微颤抖,才仿佛下定决心般,操作接收。

文件传输的进度条开始缓慢移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当“传输完成”的提示框终于跳出时,吴思远才发觉自己的后背已经完全被冷汗浸透,一阵虚脱感袭来。

他谨慎地打开文件。

里面并非预想中的高深技术资料,而是一份设计极其专业、问题刁钻的“心理与能力评估问卷”,其目的昭然若揭——深度剖析他的性格弱点、价值观和潜在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