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一句话,点醒百页书!

高频电路散热问题初步解决,像是为“蜂鸟”搭起粗糙结实骨架。但所有人都明白,真正能让这只“鸟”在未来战场拥有不可替代价值的,是它的“灵魂”——保密功能。而实现核心,就是声码器。

这概念对大多数实验室成员来说,太超前抽象,甚至带点科幻色彩。连李文军这样扎实骨干,看着秦念画的声码器原理框图,也感觉像看天书。

“秦工,语音不就是电流大小随声音变化吗?像波浪。这怎么加密?难道要像发电报先编密码本,对着话筒念密码?”年轻技术员挠头问出大家心声。实验室响起几声压抑低笑,更多是迷茫。

秦念理解隔阂。她走到小黑板前,拿起粉笔画简单人头侧面,嘴巴位置画出一连串高低起伏复杂声波曲线。

“同志们,平常说话声音,看成电信号,就是这样一幅完整复杂‘声音画像’。”秦念点着曲线,“传统电台像实诚信使,把‘画像’原封不动送出去。敌人有接收机就能还原,听得清清楚楚。”

她顿了顿,观察众人反应。看到点头,又在人头旁边画简单符号:指示音高起伏箭头、代表音量大小粗细线条、表示音色特点奇怪形状。

“但是,换种思路呢?”秦念声音提高,带引导性兴奋,“我们不传送整张复杂‘画像’,只抽取最关键几个‘特征’——声音高低(基频)、强弱(振幅)、决定是张三还是李四说话的味道(共振峰)——用简单数字编码代替,只发送这些编码出去呢?”

她看着台下若有所思脸庞,快速写“基频”、“振幅”、“共振峰”等词解释:“接收方拿到简单‘编码’后,根据编码代表‘特征’,在自己机器里用规则‘重新画’出类似能听懂语音。这过程就像……”

她目光扫过全场,找到绝佳比喻:“就像我只看一份乐谱,上面只写着音符、节拍和强弱记号,我就能在脑子里或用乐器,‘脑补’整首音乐旋律。不需要把整个乐队演奏都录下来寄过去!这技术就是‘声码器’!”

“我明白了!”李文军猛地拍大腿,眼睛亮得惊人,“传送‘乐谱’比传送‘整场音乐会’省事多了!而且敌人截获‘乐谱’,不知道我们用哪种‘乐器’(重建规则),听到的就是乱七八糟噪音!根本听不懂!”

“没错!就是这样!”秦念赞赏点头,“这就是保密通话基本原理。当然以现在条件,做非常简化版本,但足够让敌人普通监听设备变聋子耳朵!”

理论窗户纸捅破,实验室气氛活跃。大家围草图讨论如何用晶体管、电阻电容搭建分析“乐谱”、重新“演奏”音乐复杂电路。

然而,理解原理和实现它,中间隔巨大鸿沟。没有现成集成芯片,一切用分立元件搭建。

分析语音特征滤波器网络复杂得头皮发麻,需要大量精密电阻、电容和高频晶体管。实验室角落堆满各种规格元件,示波器荧光屏成最熟悉风景,跳动波形仿佛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