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院里的便民维修点

后勤处颁发的“编外技术顾问”聘书和工作证,像一把钥匙,为秦念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不仅行动更加自由,也更名正言顺了。

她没有耽搁,很快找到后勤处的王处长,提出了一个想法:在家属院角落那个闲置的旧工具棚,办一个小型便民维修点。

每周固定时间开放,专门处理家属院和附近村民送来修理的小件物品。这样一来,既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影响大院环境,也让大家送修更方便。

她还特意补充,要是有些军嫂感兴趣,也可以顺便了解些基础操作,哪怕认认螺丝零件,将来也许都能用得上。

王处长一听,大为赞同:“好!秦念同志,这个想法非常好!既发挥你的专长,又方便大伙儿,还能给后勤维修班减轻压力,甚至带动学习!秦顾问,考虑得很周到!我支持!”

他当场拍板:“那个旧工具棚我马上安排人去清理,桌椅工具这些,你需要什么,直接跟后勤科说,我让他们配合!

开放时间你定,自己方便就好,挂个牌子写清楚。紧急维修还是让他们找后勤维修班,不能都堆给你。”

有了后勤处的正式支持和明确批示,事情推进得出奇顺利。

第二天,原本堆满杂物的旧工具棚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后勤战士搬来一张旧木桌、两把椅子、一个工具箱、一个储物柜,还拉了一盏临时电灯。

秦念自己也没闲着,把之前攒的常用小零件——电阻、电容、小齿轮、螺丝螺母什么的——分门别类整理好,整齐收进抽屉和柜子里。

她找来一块木板,请王秀芬家正读小学的铁蛋用毛笔工工整整写上“便民维修点”五个大字,挂在棚子外边。

旁边贴了张手写说明,写清楚了能修什么、什么时间开放、怎么收费、哪些情况找后勤处……条条框框,清清楚楚。

开业那个周六上午,维修点一下子热闹起来。

李桂兰和赵小梅是最早过来围观的,她们看着桌上那些闪着银光的工具,一样样拿起来端详,满脸都是新奇。

“念念,你这摊子一摆,真有模有样!”李桂兰拿起一盒螺丝刀头,啧啧称奇。

赵小梅则对一把小镊子和放大镜格外感兴趣:“修手表就要用这么精细的家伙呀?”

没多会儿,王秀芬也来了。她一看秦念准备的登记本和标签纸,立马主动揽活:“念念,你这以后人来人往的,又要修东西又要登记,一个人哪忙得过来?嫂子白天没事,平时谁要修东西,可以先放我这儿登记,周六我再帮你一块张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