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笑道:“是啊,守咱们家铺子,守了半辈子。”
“咱家在平谷的生意大,算是生意场上的地头蛇。”戴缨说罢后,觉着“地头蛇”这三个字有意思,笑出了声:“说地头蛇没错罢?”
秦二也跟着笑了起来:“没错,没错。”
戴缨点了点头,慢慢收起笑:“但在京都……还不是……”
“我们初来乍到,想要立住,不仅仅在买卖上,与同行也要交好,否则受了排挤,日后难做。”戴缨又道,“不如借这个机会,表明姿态和立场,方是长远之道。”
秦二摇了摇头,戴缨以为他不认同,遂问道:“秦掌事是什么看法?”
秦二忙摆了摆手:“小人只是觉得大姐儿和老爷行事不同,太不同。”接着说道:“东家接下来预备怎么做?”
戴缨想了想,说道:“咱们要做好人,却也不是白做,好人好事做了,必得让众人知晓,再等等,等到各家绸缎庄开始大量从外商手里进丝货,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此事若能成,她要讨一样东西,一样能给她后半生兜底的东西……
“是。”
过了些时日,街市上出现了更多售卖生丝的商贩,他们没有固定点,赶着驴车,板车上拖着一摞一摞的丝货。
只要他们一出现,就能看到一拨一拨的人从他们车上搬货,再拖走。
“已有许多庄子从他们那里拿货。”秦二看向戴缨,好奇接下来要怎么做。
戴缨递给秦二一封信笺:“这是一封诉状,你把它交给衙门。”
秦二没有耽搁,依言去办了。
次日,待那些外商赶着驴车刚一停于街边,守望在附近的带刀衙吏一拥而上,将这些人制服。
再通过审讯逼问,搜查了他们所有的货物,皆是劣质生丝。
那些贪图便宜的绸缎庄得到消息,恍如天塌了一般,先是闹到行会,要找姓张的,结果那张行老早就溜了。
众绸缎庄东家无头苍蝇一般寻到衙门,想要个解决办法。
他们这些人都是花了大价钱进购劣质生丝的,这些生丝,他们买了很多,不仅仅为了那笔订单,还有来年的采买计划。
在听说手上的生丝不能用后,又立刻遣人去京都两大丝行,谁知丝行没有现货。
这可不是把人逼到绝路么。
于是,这些人聚在一起不说,还带上自家伙计,堵到衙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