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念墨,带天枢去集市买年货!”李玄策贴好春联走进来,拍了拍身上的微尘,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感受感受市井烟火气去!顺便买点浆糊回来贴窗花。”
“好嘞!”李念墨立刻响应,牵起弟弟的手,“小天枢,跟姐姐扫街去!”
京城的年货集市,是岁末最沸腾、最鲜活的地方。离李家不远的一条老街上,早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道路两旁,临时支起的摊位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各色商品琳琅满目,汇成一片色彩与声音的海洋。
视觉的盛宴: 对联、福字、红灯笼挂满摊位,像燃烧的火焰;成堆的蜜橘、苹果、香梨闪耀着诱人的光泽,黄澄澄、红彤彤、绿莹莹;炒货摊上,饱满的花生、瓜子、栗子在巨大的铁锅里翻滚,散发出混合着焦糖和坚果的浓郁香气;水产区,活鱼在充氧的水箱里跳跃,溅起晶莹的水花;禽肉区,挂着油亮的烤鸭、腊肠、酱肘子,色泽深红诱人;还有卖年画、泥人、风车、空竹等传统玩具的摊位,五彩斑斓,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小主,
听觉的交响: 商贩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带着浓重的京片子韵味:“刚出锅的糖炒栗子!热乎咧!” “正宗山东大花生!粒粒饱满!” “年画儿!福字儿!便宜卖喽!” 讨价还价的喧哗声,熟人相遇的寒暄声,孩子们的嬉闹尖叫声,音响里循环播放的喜庆贺年歌曲……所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充满生命力的声浪,冲击着耳膜,也点燃着过年的热情。
嗅觉的诱惑: 各种食物的香气霸道地混合在一起:刚出炉的芝麻烧饼的焦香,油锅里翻滚的炸糕、麻团的甜香,糖葫芦上亮晶晶糖壳的酸甜气息,炒货摊弥漫的坚果焦香,还有卤煮、豆汁儿等京味儿小吃的独特味道……每一种气味都像一只无形的手,撩拨着行人的味蕾和购买欲。
李念墨紧紧牵着李天枢的小手,像两条灵活的小鱼,在汹涌的人潮中穿梭。李天枢的眼睛根本不够用,好奇地东张西望,小脸上写满了兴奋。他被一个吹糖人的老艺人吸引,看着老人灵巧的手将滚烫的糖稀吹捏成栩栩如生的金鱼、猴子,看得入了迷。李念墨笑着给他买了一个小糖马,晶莹剔透,惹得他爱不释手。
在一个卖干果蜜饯的摊前,李念墨仔细地挑选着核桃、红枣、柿饼。摊主是个热情的大妈,一边麻利地称重装袋,一边跟旁边相熟的老街坊唠嗑。
“哎,老张头,今年这年关可算熬过来了!上半年那股市闹的,我家那口子愁得头发都白了几根!”大妈嗓门洪亮。
“谁说不是呢!”被称为老张头的老者叹了口气,手里摩挲着一挂腊肠,“厂子里效益也受影响,奖金都少了。不过,”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点笑容,“听说上头动作快,稳住了,没出大乱子。这年,还能好好过!孩子他妈的医药费报销也比以前利索点了,算是个安慰。”
“就是!日子总得往前看!”大妈麻利地把称好的核桃递给念墨,“姑娘,拿好!过年吃核桃,补脑又聪明!来年啊,都顺顺当当的!”
李念墨微笑着道谢,心中微动。这些最普通的市井对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真实地记录着过去一年的风雨,也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朴素期盼——安稳,顺遂,家人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