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浑浊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仿佛被点燃的火种!他不再迟疑,布满老茧的双手重新按在覆盖着古籍的算盘上。这一次,他拨打算珠的动作不再是无意识的敲打,而是带着一种古老而庄重的韵律!那“噼啪”声变得更加清脆、连贯,仿佛在演奏一曲与天地对话的乐章。泛着铜绿的算珠在他指尖跳跃,每一次拨动,都似乎在汲取着《河防通议》书页上流淌出的古老智慧。
小主,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观察的李天枢突然动了。他小小的身影挤到桌边,伸出白嫩的手指,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拨动了算盘上的几颗关键算珠!他的动作快如闪电,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被他拨动的那几颗算珠,上面的铜绿在灯光下似乎流动起来,散发出微弱的、近乎荧光的幽绿色泽!
“北斗!”李天枢清脆的声音穿透了算珠的噼啪声和窗外的暴雨声。
随着他话音落下,那几颗被他拨动、泛着幽绿荧光的算珠,竟在算盘上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勺形的图案——正是北斗七星的形状!而与此同时,方清墨敏锐地察觉到,一股浓烈的、带着腐朽和腥气的土腥味,正从屋外某个特定的方向,随着狂风猛地灌了进来!那味道,正是大规模山体内部松动、泥石流即将爆发的先兆!
“是那里!”李玄策和老人几乎同时指向了北斗勺柄所指的窗外方向!正是那股浓烈土腥味传来的方位!李天枢的“北斗”算珠,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精准地标记出了潜藏的泥石流险区!
“快!通知所有车辆,立刻向反方向,也就是勺口方向移动!”李玄策立刻下令,声音斩钉截铁。勺口所指,正是老人刚才计算中一个相对平缓、植被茂密、地质相对稳定的山坳,可以作为临时的避险点。“老哥,您算的生路,可是这个方向?”
老人看着算盘上那荧荧的北斗,又惊又喜,连连点头:“对对!是这里!是这里!娃子神了!快走!那地方能避一避!”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车队重新发动,在老人马灯的指引下(他坚持要带路),小心翼翼地调转方向,朝着北斗勺口所指的山坳缓缓驶去。车轮碾过厚厚的积水,溅起巨大的水花。雨刮器疯狂地摇摆着,与倾盆大雨进行着徒劳的抗争。车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李长庚教授(他也在车队中)闭着眼睛,手指在膝盖上快速敲击,仿佛在计算着某种声波频率。李念墨则飞快地在平板电脑上操作,试图利用李天枢标记出的北斗方位和老人提供的地形数据,结合《河防通议》中的水势分析,建立更精确的避险模型。
“爸,”李天枢忽然拉了拉李玄策的衣袖,小手指着车窗外右侧陡峭的山坡,“那里…有光…暖暖的光…”他描述得很模糊,但在李玄策眼中,那只是被暴雨冲刷得一片模糊的黑暗山体。
“光?”方清墨立刻警觉,她迅速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散发着淡雅栀子花清香的香囊(这是她栀子花研究的副产品,能中和特定有害气味分子,也带有微弱的生物荧光标记功能)。她将香囊凑到车窗边,借着车内的灯光,仔细观察着香囊表面。果然,香囊对着李天枢所指方向的那一侧,正散发出极其微弱、几乎肉眼难辨的、与栀子花露同源的淡绿色荧光!这荧光,似乎正与山体中某种微弱的地热或应力变化发生着奇妙的感应!
“玄策!天枢的感觉没错!那个方向…有异常微弱的能量反应,可能是地下水脉活动或者地热异常点!要避开!”方清墨的声音带着科研者的严谨和一丝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