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晨露光里的药价棱镜(2015年6月10日 05:20)

穿透苇叶“透镜”的晨光,不再是漫射的柔和,而是被汇聚成一道纤细、明亮、几乎凝成实质的光束,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刺入那颗承载着谣言的露珠核心!

“嗡……”露珠内部似乎发出一声极其轻微的、只有精神力异常敏锐的李天枢才能捕捉到的嗡鸣。那刺目的“300,000”和恐慌文字,如同被投入沸水的冰块,瞬间溶解、扭曲、溃散!

取而代之的,是被这道神奇光束清晰“刻印”在露珠内部的一行行细小却无比清晰的文字和数据!那是真实的生产成本分解:原料、研发投入、工艺损耗、合理利润……每一个数字都清晰、冷静、逻辑分明,如同无声的宣言,彻底粉碎了那个虚幻的“天价”泡影。晨光透过这些数据文字,在露珠内部折射出七彩的光晕,竟透出一种令人心安的庄严感。

“好厉害!”李天枢拍着小手,眼睛亮晶晶的。

不远处的田埂上,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药农,正用一柄沉实的石杵,在石臼里一下下捣着刚采摘的栀子花苞。他动作沉稳,带着一种与大地相连的韵律。随着石杵每一次有力的撞击臼底,“咚…咚…咚…”的闷响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

奇妙的是,随着这沉稳的杵音,石臼上方竟隐隐约约浮现出一些淡金色的、若隐若现的古朴文字虚影,如同被声音震荡出来的古老灵魂。李天枢看得最真切,那些文字像是《雷公炮炙论》中关于药材“质优价平,惠泽苍生”的训诫片段。

“婆婆说捣药要用心,药才能通灵。”李天枢忽然仰头对方清墨说,眼神纯真。他指的是方清墨那位深谙古法炮制的老友。

方清墨心中一动,看着儿子,又看看那还在露珠里被光束清晰投射的成本清单。她将那张折叠好的纸从玉瓶旁拿开,递给李天枢:“天枢,帮妈妈把它变成一艘小船,让它顺着小溪漂下去,把真相告诉需要知道的人,好吗?”

小主,

“好!”李天枢用力点头,小手灵活地翻飞。那张写满数据的纸在他手中迅速变形,几下就折成了一艘棱角分明、颇有气势的纸船。他小心地将纸船放在脚下蜿蜒而过的一条清澈小溪中。

溪水潺潺,托着小小的纸船,平稳地向下游流去。两岸是茂盛的水草和湿润的苔石。溪水清凉,晨光在水面跳跃。

纸船漂了约莫百来米,经过一处水流稍急、布满青苔岩石的弯道。这里立着一块半截埋入土中的古老石碑,碑体斑驳,依稀可辨一些模糊的水波纹刻痕,正是《水经注》中记载此地水文的一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