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梧桐夜雨听惊雷(2014年7月4日 23:17)

李玄策的呼吸下意识地屏住了半秒,捏着听筒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没有出声,只是将听筒更紧地贴向耳朵,仿佛要穿透这遥远的电波,直接捕捉妻子每一个细微的气息变化。

短暂的停顿,在电流的嘶嘶声中被无限拉长。方清墨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精确:“血清里检出了铯-137。浓度……0.38微居里每毫升。” 她似乎在翻阅着报告,纸张翻动的窸窣声清晰可闻。“关键不是数值,玄策……是它的衰变曲线分布特征。” 她的声音沉了下去,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铅块砸进李玄策的耳膜,“……那种极其特殊的波动模式,峰谷交替的间隔……和我刚刚调取的、1983年8月23日,渤海湾,‘海丰号’科考船沉没事故海域打捞到的污染水样残留记录……吻合度,高达93.7%。”

“海丰号”!

这三个字,如同三道裹挟着雷霆的冰锥,狠狠贯穿了李玄策的耳膜,瞬间刺入心脏最深处那片从未愈合的冻土!三十一年!整整三十一年!那个刻在骨髓里的日期——1983年8月23日!那个父亲李长庚随船出海,从此音讯全无、被定义为失踪的日子!那片吞噬了父亲、也吞噬了他整个少年时代平静与欢笑的冰冷海域!那艘名为“海丰号”的科考船!

铯-137……父亲当年参与的项目,核心正是某种高敏度的深海放射性同位素探测仪!这绝非巧合!

一股冰冷彻骨的寒意,猛地从尾椎骨炸开,瞬间席卷四肢百骸。那感觉,远比手中玄武岩的冰凉更甚百倍!李玄策的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支撑。他猛地抬起头,目光死死钉在前方冰冷的屏幕上,那片幽蓝的数据流仿佛瞬间扭曲、旋转,变成了三十一年前渤海湾翻涌的、墨绿色的巨浪!浪涛咆哮着,无情地拍打着钢铁的船舷,也拍打着他记忆深处那个风雨飘摇的夜晚!咸腥的海风气息,混杂着柴油和铁锈的味道,如此真实地扑面而来,几乎令他窒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幅度之大,带倒了身下沉重的转椅,椅子腿与光洁的地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嘎吱”声,在空旷的指挥中心里显得异常突兀。几个值夜班的年轻技术员闻声愕然抬头,只看到他们一向沉稳如山、被内部称为“定海神针”的常务副部长,此刻却像一尊被无形巨锤击中的石像,背影绷得笔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僵硬。

李玄策根本没有理会身后的动静。他几乎是凭着本能,大步流星地走向指挥中心侧面那扇厚重的防爆观察窗。步伐沉重,踏在地板上发出闷响,每一步都像踏在记忆的泥泞与现实的冰面上。窗外的世界,被厚厚的防弹玻璃和狂暴的雨幕双重隔绝,模糊一片。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猛地按下了窗边一个不起眼的红色按钮。

“嗤——”

轻微的泄压声响起,厚重到足以抵挡爆炸冲击的合金窗框内部,复杂的机械结构开始运作。巨大的防爆玻璃窗无声地、沉稳地向内滑开一条仅容手臂通过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