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之要,非惟不战。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止戈为武,慑宵小以无形。
科技为锋,洞幽烛微显大器;
民心作盾,众志成城固金汤。
东海虽遥,寸土必争非为战;
长策在胸,守正持重卫和平。”
墨迹淋漓,力透纸背。字里行间,既有墨家“兼爱非攻”的古老智慧,又有“上善若水”的道家哲思,更融入了“止戈为武”的战略精髓和对科技、民心力量的深刻洞察。这不仅仅是一幅字,更是他面对东海危局时,以中华千年智慧为底蕴,以现代国家力量为依托,所勾勒出的“积极防御”战略的灵魂图卷!
写罢,他轻轻放下笔。窗外,暮色四合,华灯初上。遥远的东海之上,方清墨团队的“深蓝”探测器正如同钢铁巨鲸,悄然潜向深海,其行踪与数据通过加密信道,无声地汇聚到李玄策的案头;大洋彼岸,李念墨正与导师在深夜的学术沙龙里,用严谨的数据和逻辑,为和平争取理性的声音;而沿海渔村昏黄的灯火下,几位被选中的老渔民,正抚摸着祖传的罗盘和泛黄的海图,对着儿孙讲述着关于那片“祖宗海”的故事,浑浊的眼中闪烁着不可动摇的光芒。
无形的棋局已在万里海疆与人心向背间悄然展开。执棋者稳坐京城,以智慧为经纬,以实力为后盾,以民心为根基,落子无声,却意在千钧。墨子的“非攻”之光,穿越时空,正照亮这条守护和平与尊严的荆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