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念墨的云端推演(2012年1月18日)

“分析信息碎片重组逻辑,尝试还原原始文件结构!”

“追踪资金流向关联匿名钱包!标记所有跳板服务器!”

小主,

“评估潜在信息泄露路径及危害等级!生成威胁图谱!”

屏幕上,代表追踪进度的光点艰难地在复杂如迷宫的网络拓扑图中穿行,不断遭遇伪装、跳转和主动攻击的防火墙。代表信息碎片还原的进度条缓慢爬升,像在泥泞中跋涉。李念墨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明亮的灯光下闪着微光。她紧抿着唇,眼神专注得仿佛要燃烧起来。这不是金融风暴的推演,这是另一条战线上的无声厮杀,对手隐藏在层层加密和虚假身份之后,如同在深海中游弋的幽灵潜艇。

她一边与这些深网中的幽灵周旋,一边迅速调出另一个加密通讯窗口。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再次敲击起来。这一次,是给父亲的第二份紧急报告,关于那些在暗网深处蠢蠢欲动、意图触碰国家命脉的“幽灵之手”。

国安部,常务副部长办公室。

厚重的防弹玻璃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室内只有空调低沉的送风声。李玄策刚刚结束与海警总局关于“银梭”事件最新调查进展的加密视频会议,眉宇间还凝结着南中国海深处的寒意。屏幕上那片诡异的海水“沸腾”画面,如同烙印般刻在眼底。

桌上那台造型独特的加密终端,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出了两下截然不同的提示音。一声是代表最高优先级情报送达的、低沉而持续的蜂鸣;另一声则是代表极端紧急威胁的、短促尖锐到令人心悸的警报嘶鸣!红色的警示灯在终端顶部疯狂闪烁,将李玄策冷峻的脸庞映得忽明忽暗。

他立刻坐下,输入多重动态密钥。屏幕亮起,首先展开的是女儿念墨发来的第一份文件——那庞大而精密的金融风暴推演模型动态图。猩红的冲击波如同咆哮的海啸,正沿着清晰的路径扑向东方海岸线。当他的目光扫过那条代表失业率预测的、几乎垂直攀升的刺眼红线,以及那个冰冷的“风暴眼”概率指数78.4%时,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了一下。画面右下角,推演时间刻度无情地跳动着:距离B级警戒线,仅剩92天。

他沉默地看着,手指无意识地捻着桌上一个冰冷的镇纸——那是一块来自三峡库区底部的青黑色卵石,表面光滑,承载着过往岁月的重量。推演模型中那些熄灭的蓝色光点,幻化成无数张沿海工人茫然的脸;那条猩红的失业曲线,仿佛变成了一条沉重的锁链,勒在无数家庭的脖颈上。寒意,比南海的波涛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