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墨今天穿了一身便于行动的深色便装,长发利落地束在脑后。她的脸色还有些苍白,是上次强行感应并处理宫灯诅咒留下的精神疲惫尚未完全恢复,但那双清澈的眼眸却异常明亮坚定。她站起身,走到屏幕前,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电子笔。屏幕上切换成了京城核心区域的详细三维地图。
“爷爷的盾,能削弱物理层面的能量冲击。”李念墨的声音清澈,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宁静,“但诅咒的核心是‘意’,是恶念编织的网。要彻底屏蔽和化解它,需要更‘柔软’也更‘古老’的力量。”她的指尖在屏幕上快速勾勒,一条条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某种玄奥韵律的淡金色线条开始在三维地图上蔓延、交织,如同无形的根须,覆盖了广场、覆盖了观礼台、覆盖了花车游行的主干道。这些线条最终汇聚成几个关键的节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基于上古‘镇岳安澜’符阵改良的‘灵能护持网络’。”李念墨解释道,指尖划过的地方,金光流淌,“利用庆典本身的‘势’——万人汇聚的磅礴生气、举国欢庆的浩然正气——作为基础能源。我们需要在这些关键节点,”她圈出地图上的几个位置,“将特定的‘安神’、‘驱邪’、‘稳固’符文,以微雕或者特殊颜料绘制的方式,融入庆典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构筑物中。比如,大型花坛的基座内部、观礼台支撑结构的隐蔽面、甚至……某些大型灯笼或彩旗的骨架内层。”她看向组委会的负责人,“需要最顶尖的工艺师傅配合,在不破坏美学效果的前提下完成。符文一旦激活,将与整个庆典的‘场’共鸣,形成一张无形的、过滤和净化恶意能量的‘网’。这张‘网’,能感知最细微的‘厌气’扰动,并将其消弭于无形。”
她描绘的并非冰冷的科技,而是一种流淌的、充满灵韵的守护。在座的不少人虽然对玄学领域并不精通,但听着她清晰坚定的讲述,看着屏幕上那逐渐成型的、流淌着淡淡金辉的脉络图,心头那沉重的压抑感,竟奇异地被一种充满希望的暖意驱散了几分。
李玄策看着女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和心疼。他转向组委会负责人:“张主任,美学与安全的平衡,是你们的强项。请务必挑选最可靠、手艺最精湛的师傅,成立专门小组,全力配合念墨团队完成符阵的‘嵌入’工作。这是第一道,也是最核心的‘灵能防护层’。”
张主任重重点头:“李部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让这些‘护身符’成为庆典最美的‘里子’!”
“好。”李玄策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如鹰隼,“盾有两面,长庚的科技之盾,念墨的灵韵之盾。但这还不够。”他的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那份简报上,“宫灯是怎么进来的?敌人必然有内应,或者利用了供应链上的漏洞。因此,第三面盾,是‘人’与‘制度’之盾!”
他看向公安和国安的情报分析负责人:“对所有参与庆典物资生产、运输、仓储、安装的环节,进行最高级别的、回溯式背景审查。尤其是工艺品供应商、临时雇佣人员。不仅要查身份背景,更要引入长庚教授团队开发的能量残留快速检测装置,对所有即将进入核心区的物品进行二次、乃至三次复检,重点筛查那些精美、传统、便于隐藏夹带的物件。宁可查千次,不可漏一次!”
他又看向信息监控部门的负责人:“第四面盾,在‘网’上。启动‘净网’预案。严密监控社交媒体、论坛、尤其是境外渗透渠道,对任何可能涉及渲染恐慌、散布庆典‘不祥’征兆、或暗示‘灵异’破坏的谣言,第一时间溯源、封堵、反制。我们要让敌人试图在人心上撕开的口子,第一时间被缝合。”
一条条指令清晰、有力地从李玄策口中发出,精准地指向每一个潜在的漏洞,编织成一张立体而严密的防护巨网。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只有冷静到极致的推演和部署。他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大匠,精确地调配着手中的每一块“材料”——科技的、玄学的、制度的、人力的——将它们锻造成一重重坚不可摧的护国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