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烟花骨(2008年7月11日)

京城北郊,奥林匹克公园边缘一处划出的临时空地。这里远离喧嚣的主场馆区,四周用高高的隔音板和警戒线围起,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一种干燥的尘土气息。巨大的鸟巢轮廓在远处被午后的阳光勾勒,像一座沉默的钢铁山峦,而眼前这片空旷的黄土地,则是为它准备的光影序曲——奥运烟花测试场。

几个巨大的发射架如同钢铁怪兽的骨架,矗立在场地中央。工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戴着安全帽和厚重的防护手套,正小心翼翼地将一枚枚巨大的圆柱形烟花弹,从印着“抗震救灾物资专用通道”字样的重型卡车上卸下,再稳稳地吊装到发射架的基座上。

“老吴,这边!接稳了!”一个满脸汗水的年轻工人喊着,和搭档一起,将一枚半人高的银灰色烟花弹从卡车上滚下来。沉重的弹体在简陋的滚木上发出沉闷的摩擦声。

被叫做老吴的汉子,五十岁上下,皮肤黝黑粗糙,手掌宽厚布满老茧。他应了一声,弯腰扎稳马步,用肩膀顶住滚落的弹体一端,双臂肌肉贲张,青筋凸起,硬生生将沉重的烟花弹稳住。汗珠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砸在干燥的地面上,瞬间洇开一个小圆点。

“好家伙,真沉!比给灾区运的钢筋还压手!”老吴喘着粗气,和同伴合力将烟花弹抬上小推车。弹体冰冷坚硬,银灰色的外壳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特有的冷光,上面除了简单的产品编号,没有任何标识。

“那可不!听说是最新技术,外国专家搞的,专门给开幕式用的,金贵着呢!”年轻工人用袖子抹了把汗,语气里带着一丝参与盛事的自豪,“走‘援建通道’快嘛,省得层层检查耽误事儿!快,推过去,装三号架!”

老吴没再多问,推着小车在坑洼不平的泥地上前行。车轮碾过碎石,车身颠簸。就在靠近三号发射架,准备再次合力抬起弹体时,老吴的视线无意间扫过弹体底部——那里似乎有些异样。

几道极其细微的、暗红色的水渍,正顺着冰冷的金属外壳,极其缓慢地向下蜿蜒、渗透。那红色粘稠、发暗,带着一种令人极其不适的、类似铁锈混合着甜腥的怪味,与空气里浓烈的硝烟味格格不入。

“咦?这啥玩意儿?”老吴皱起眉头,下意识地伸出手指想去蹭一下。

“别动!”一声严厉的呵斥猛地从旁边传来。一个穿着安保制服、戴着墨镜的男子不知何时出现在发射架旁,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老吴的手。“这是特殊燃料,可能有腐蚀性!碰不得!赶紧装好,别耽误测试!”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命令口吻。

老吴的手僵在半空,看着那安保人员冷硬的面孔,又看看弹体上那诡异的暗红色水渍,心里莫名地打了个突。他咽了口唾沫,最终没敢再碰,只是和同伴一起,默默地将这枚渗着“血水”的烟花弹,用力抬上了发射架的基座,卡进固定槽。金属碰撞发出“哐当”一声脆响,在空旷的测试场显得格外刺耳。

---

同一时间,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下三层的紧急实验室。厚重的铅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空气里只有仪器低沉的嗡鸣和空调系统嘶嘶的送风声。惨白的光线从无影灯上倾泻而下,将中央巨大的实验台照得纤毫毕现。

方清墨穿着白大褂,戴着无菌手套和防护目镜,整个人被包裹在一种近乎冰冷的专注里。她面前的实验台上,赫然摆放着一枚被纵向剖开的烟花弹残骸——这是昨天深夜,李玄策手下的人冒着巨大风险,从鸟巢烟花仓库秘密替换出来的样品。弹体内部的结构暴露无遗:外层是常规的推进火药和开爆药,而核心区域,却填塞着一种灰黑色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粉末状物质,如同被碾碎的星辰骨殖。

她小心翼翼地从核心区域提取出一小撮样品,放入旁边一台形似小型粒子加速器的精密仪器——地质波谱仪的分析舱内。这台仪器原本是用来探测地层深处矿物成分和能量异常的,此刻却被用来解析这来自“烟花”的诡异内核。

“启动高频粒子束扫描,能量级设定7,聚焦核心样本区。”方清墨的声音透过口罩传出,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她修长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敲击,输入一串串复杂的指令。

仪器发出低沉的启动音,分析舱内亮起幽蓝的光芒。高能粒子束如同无形的探针,精准地轰击在样本上。正前方的巨大液晶屏幕瞬间被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占据:元素丰度曲线、原子能级跃迁图谱、晶格结构分析……各种专业图表疯狂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