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省委党校,绿树成荫,庄重肃穆。林万骁的车驶入校园时,他能感受到一种不同于地方政府机关的独特氛围,这里更安静,更专注于思考和理论学习。他今天是应省委党校邀请,为正在这里参加培训的一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授课。课程题目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基层治理创新——以龙湖实践为例》。
能登上省委党校的讲台,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认可和能力的体现。学员都是来自全省各地、各条战线的处级实职干部,其中不乏能力出众、背景各异的佼佼者,眼光挑剔是必然的。
林万骁提前到了教室,与班主任和党校负责教学的领导简单交流后,便安静地坐在一旁,翻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讲义。他今天穿了一件浅蓝色衬衫,没有打领带,显得沉稳而不失亲和力。
学员们陆续入场。不少人已经听说过这位北江省最年轻的优秀县区委书记,知道他主政下的龙湖搞得风生水起,但也有人私下嘀咕,认为他不过是运气好,或者有背景。各种目光投射过来,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不以为然。
上课铃响,班主任做了简短介绍后,林万骁稳步走上讲台。他没有用繁复的PPT,只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底线、创新、融合、人本。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不是来做报告,更不是来传授什么经验,而是想结合龙湖这两年走过的一些路,就区域发展和基层治理,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一些可能不成熟的思考。”他开场谦逊,语气平和,瞬间拉近了与学员的距离。
他没有从宏大的理论开始,而是从一个具体案例切入,新科化工泄漏事件。
“事故发生那天晚上,我和大家一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气味刺鼻,群众恐慌。”林万骁描述着当时的场景,语气沉静,“我们迅速控制了局面,没有人员伤亡,是不幸中的万幸。但事后我们反思,如果我们的城市安全预警系统能更灵敏一些?如果我们的产业准入把安全环保的底线守得更牢一些?是不是可以完全避免?”
他话锋一转:“所以,我们提出了龙湖发展的第一个关键词,底线。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安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后来大力整顿医疗行风,推动‘阳光采购’,本质上也是在守牢公平、廉洁的底线。这条线守不住,一切所谓的‘速度’和‘规模’,都可能成为空中楼阁,甚至埋下更大的隐患。”
台下鸦雀无声,许多学员露出了深思的表情。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廉政建设,这些都是基层工作的难点和痛点,林万骁没有回避,而是将其提升到发展前提的高度。
接着,他谈到了龙湖的新能源产业布局和“文化龙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