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九点整,区委常委会准时开始。
区长赵东来照例坐在林万骁右手边,端着不锈钢保温杯,吹开浮沫啜了一口。他今天特意穿了件崭新白衬衫,领口硬挺,试图用外在的齐整掩饰内心的焦躁。
过去两周,林万骁接连出招:重启彩虹桥、调研经开区、拜会老书记……每步都踩在他的权力边界上。但他手里还捏着最后一张王牌,龙湖区连续三年两位数的GDP增速,这是他赵东来最硬的政治资本。
“人都到齐了,我们开始。”林万骁翻开面前的文件夹,语气平淡,目光却锐利如刀,“先看一组数据,上周区统计局报上来的季度简报,各位面前都有。”
常委们纷纷低头,会议室里响起纸张翻动的声音。
林万骁没看稿子,数据早已刻在他脑子里:“简报显示,我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势头很好嘛。”他话锋一转,“巧的是,我周末翻了翻几个关联部门的数据,区电力局报来的同期工业用电量,增幅是5.1%;区税务分局记录的制造业增值税开票金额,同比增幅是6.8%。赵区长,你是经济专家,这增速差了一倍多,给我们解解惑?”
赵东来脸上的肌肉僵了一下,干笑两声:“林书记,统计口径不一样,新兴产业能耗低、附加值高,这很正常……”
“正常?”林万骁截住话头,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表格,示意李明分发下去,“那我们看看这些‘高附加值’企业的成色。这是经开区32家重点规上企业,上报区里的产值合计比他们报给税务部门用于计税的营收,平均高出48%。最典型的龙湖精密制造,报给我们的年产值是5个亿,可作为增值税计税依据的营收,还不到1个亿。赵区长,这家企业是你亲自抓的典型,还拨过500万技改资金吧?它这产值是凭空变出来的,还是说,咱们龙湖的企业,已经开始用爱发电了?”
会议室里死寂。只能听见空调轻微的嗡鸣和有人不自觉的吞咽声。材料在常委间传阅,组织部长陈过房盯着数据瞳孔放大,纪委书记马雨来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密码。
赵东来额头沁出细密的冷汗,握着保温杯的手指关节发白。他没想到林万骁不声不响摸到了命门,更没想到会在常委会上发难。此刻所有常委都在掂量,如果经济数据注水坐实,他们这些签过字、点过头的领导,哪个能全身而退?
“可能……是企业在不同部门填报时,理解有偏差,或者……”赵东来词穷,试图寻找托词。